【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安介生]寒食节缘起与介休乡土地理新论
  作者:安介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6 | 点击数:7298
 

  与此相印证,《汉书·地理志》载“河东郡”下有“汾阴县”,注文曰:“介山在南。”[4]1549西汉的汾阴县,即战国时期的汾阴邑,治于今天山西万荣县西南古城。而同在《汉书·地理志》中,“太原郡”下的“界休县”下却没有“介山”的记载,也就是说,当时在今天的介休市境内并没有所谓“介山”,自然也就没有与介子推及寒食节相关的线索了。实际上,我们检索《史记》《汉书》这两部关于西汉历史最重要的史籍资料时,没有发现任何与“寒食节”有关的直接证据,虽然不能断定寒食节风俗在西汉时期根本还没有出现,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证实在当时寒食节风俗的影响还十分有限,所以并没有引起司马迁、班固等这些史家的关注。

  然而,从东汉开始,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寒食节”不仅已成为并州及太原郡地区的一个重要风俗节日,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学者们对于“介山”方位的认定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如最早记录介子推与寒食节起源关联的著作之一东汉桓谭所著《新论》云:“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王者宜应改易。”12又如传为桓谭或蔡邕所作的《琴操》一书,同样提出介子推(即介子绥)与寒食节的直接关联:“介子绥割其腓股,以饵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5]74不过,最有说服力的记载,当属《后汉书·周举传》所载内容:

  ……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6]2024

  据此可知,时至东汉时期,作为寒食节标识的“禁火”“冷食”风尚已在并州及太原一郡相沿成俗,得到人们高度的推崇与信从。而据《续汉书·郡国志》所载,当时太原郡下辖有16城(同“县”):晋阳、界休、榆次、中都、于离、兹氏、狼孟、邬、盂、平陶、京陵、阳曲、大陵、祁、虑虒、阳邑。其中,界休与邬县均在今天介休市境内,可以肯定,今天的介休市境在当时处于寒食风俗区之内。

  通常认为,最早确定“绵上”在今天介休市境内的古代大学者为西晋杜预。其实这并不准确。更准确的是,最早提供直接根据的是晋人司马彪所著《续汉书·郡国志》。将介子推与介休相联系的关键,并不是“介山”,而是“绵上之地”。据《续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汾阴县隶属于河东郡,下有注文曰:“有介山。”[6]3397而界休县隶属于太原郡,下有注文曰:“有界山,有绵上聚,有千亩聚。”[6]3523这个“绵上聚”才是杜预推论的直接来源,或可以说这也代表了晋代学者们的普遍观点。杜预等晋代学者的观点显然是对汉代扬雄等人观点的反驳。与此相印证,晋朝人陆翙所作《邺中记》云:“并州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今之糗是也。”不仅明确指出民间正是因介子推之故实行断火、寒食之举,也同样十分明确地限定了并州之地是当时寒食风俗核心区13。

  寒食节风俗在早期推广过程中曾经屡遭挫折,不止一次受到官方的明令“禁断”,如魏武帝曹操所颁布的《禁绝火令》(又称为《明罚令》)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14

  这里,我们明显感到从东汉到三国时期,寒食节风俗已经得到很大扩展,从原来的太原一郡扩展到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四郡之地。从地域范围来看,是从原来的晋中地区(即太原一郡),扩展到雁北、忻州、晋西吕梁、晋东南等多个地区了。虽然时至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寒食节风俗的影响已经进一步扩大,但是不得不承认,寒食风俗区的核心地依然是所谓“绵(山)、介(休)之间”。如《晋书·载记第五》又记载了一段关于寒食节兴废的经典事件:

  暴风大雨,震电建徳殿端门、襄国市西门,杀五人。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洿下丈余,行人、禽兽死者万数,历太原、乐平、武乡、赵郡、广平、巨鹿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勒正服于东堂,以问徐光曰:“历代已来,有斯灾几也?”光对曰:“周、汉、魏、晋皆有之。虽天地之常事,然明主未始不为变,所以敬天之怒也。去年,禁寒食。介推,帝乡之神也,历代所尊,或者以为未宜替也,一人吁嗟,王道尚为之亏,况群神怨憾,而不怒动上帝乎?纵不能令天下同尔,介山左右,晋文之所封也,宜任百姓奉之。”勒下书曰:“寒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前者,外议以子推诸侯之臣,王者不应为忌,故从其议。倘或由之而致斯灾乎!子推,虽朕乡之神,非法食者,亦不得乱也,尚书其促检旧典,定议以闻。”有司奏以子推历代攸尊,请普复寒食,更为殖嘉树,立祠堂,给户奉祀。勒黄门郎韦驳曰:“案《春秋》,藏冰失道,阴气发泄为雹。自子推已前,雹者复何所致?此自阴阳乖错所为耳,且子推贤者,曷为暴害如此?求之冥趣,必不然矣。今虽为冰室,惧所藏之冰不在固阴冱寒之地,多皆山川之侧,气泄为雹也。以子推忠贤,令绵、介之间奉之为允,于天下则不通矣。”勒从之。于是,迁冰室于重阴凝寒之所,并州复寒食如初。[7]2749~2750

  这则记载在寒食节文化传播的历史上至关重要,值得引起特别重视。当时山西、河北等地发生雷电、暴雨、冰雹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中国古人笃信“天人感应”理论,徐光等即将灾害缘由归咎于石勒实行“禁寒食”之举措。不过,在这场关于寒食节的争论中,我们最关注的仍然是寒食节影响的范围。如当时的雷暴灾害正始于“西河介山”,依徐光的观点,这个“介山”明确为“晋文之所封”,肯定已不是位于河东汾阴的“介山”了,而应是今天介休市境内的“界山(介山)”。又如徐光所云:“介推,帝乡之神也。”据记载,石勒为“上党武乡羯人也”[7]2707,这个“武乡”,治于今天山西晋中榆社县西北,同处于“绵、介之间”,即绵山周边地区,而且石勒也承认:“寒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足见此种风俗在并州由来已久,石勒君臣最终确定奉行寒食节的地域也就在“并州”。据根《晋书·地理志》,当时“并州”下辖6个郡国,即太原国、上党郡、西河国、乐平郡、雁门郡、新兴郡,这也与曹操《禁绝火令》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也就是最晚至西晋时期,一个新的“介山”才开始出现了,并被公认为奉行寒食节风俗的核心之地。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汾阴“介山”所在之河东郡,并不在“并州”的范围之内,也就是不在寒食节风俗区影响范围之内。

  北魏时期,寒食节风俗推行也不顺利,也曾经被明令“禁断”,以法令形式予以取消。如延兴四年(435年)二月,“辛未,禁断寒食”[8]140。至太和二十年(496年)二月,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癸丑,诏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8]179也就是说,“介山之邑”成为奉行寒食节风俗的“硕果仅存”之地。所谓“介山之邑”,即指毗邻绵山的数个郡县之地,如太原、上党、西河等,明显比前此并州的范围缩小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张勃]明代国家山川祭祀的礼仪形态和多重意义
下一条: ·[邢莉]民俗文化的属性再认知与文化基因的传承
   相关链接
·[马荣良]“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马荣良]虚构与真实
·[马荣良]寒食节的异域渊源·古人如何过清明
·[张小稳]从地区性的哀思到全民性的欢愉·[陈泳超]寒食节起因新探
·[张勃]介子推传说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张勃]唐代以前寒食节的传播与变迁
·[张勃]论官方与民间合力对寒食习俗的影响·[赵建民]千年飘香之寒食“醴酪”
·清明寒食文化节在介子推携母归隐之地绵山开幕·陈连山 施爱东:解读清明文化内涵
·[吴双]清明节前说“寒食”·[刘宗迪]从介子推作《龙蛇歌》谈寒食节的来历
·刘魁立:传统节日不需申遗·[侯思孟]中古世纪早期的寒食节
·2009山西·介休中国清明(寒食)文化系列活动隆重启动·[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寒食与清明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寒食节·[刘晓峰]寒食不入日本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