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廖国强]竹楼: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质点
  作者:廖国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9 | 点击数:15928
 
云南许多山地民族在从采集狩猎时代进入刀耕火种农业之后,并未很快实现永久性定居,而是长期处于游耕游猎状态。定居时间从1 年到5、6年不等,然后便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迁徙。迁徙可分为两种类型:任意迁徙类型、固定地域内的迁徙类型。(22)频繁的迁徙主要发生在种懒火地的民族中。如勐海县那赛寨拉祜族是种懒火地的典型的游耕游猎民族,仅从1949年至1976年,就在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进行过18次全寨性大搬迁。(23)
竹楼以竹、木、茅草为建筑材料,便于就地取材,而且构造简单,省时省力,造价低廉,很适应于游耕民族。这些民族在迁徙时,只需带上砍刀、斧子等建筑工具(同时也是生产工具),无需搬迁任何建筑材料,到新居住地后,便能很快利用当地建材盖起新房。拉祜族竹楼一般3日内即可建成。独龙江南部的独龙族所居竹楼,房屋四壁仅以篾笆装围,上覆茅草。这种房屋取材方便,建造容易,使用寿命不超过3年。 竹楼使用时间基本上就是该族在一地的定居时间。怒族“覆竹为屋”,(24)竹楼结构亦简单,盖房在一天内就完成。上述民族的竹楼所呈现出的简陋质朴的建筑风格与其频繁迁徙的生活方式若合符契。
云南一些民族则属于定居类型的民族,如傣族、布朗族、佤族、景颇族、基诺族和很大一部分拉祜族、傈僳族等。(25)定居的生活,需要较为坚实和耐久性强的房屋。竹材收缩性小,具有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顺纹抗拉力强度为杉木的2.5倍,顺纹抗压强度为杉木的1.5倍,(26)而且如采伐适时,不易遭受虫蛀,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另外,云南竹子种类繁多,大竹小竹、坚硬的竹柔韧的竹……都唾手可得,可以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因而竹楼只要建筑技术较高,亦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如布朗族竹楼一般可住20年,只需每隔2年用茅草翻盖屋顶一次,富裕户的木板房可住40年。(27)傣族对建竹楼的竹材之选用是十分考究的。竹楼的梁柱材料选用大口径的龙竹,楼板、墙壁则用防蛀防腐性能好的黄竹和小叶龙竹,而椽子则用几近实心的方竹,所建竹楼经久耐用。因而竹楼亦适应于定居民族的生活方式。
总之,竹楼既可粗陋营构以适应迁徙性生活,又可精心建造以适应定居性生活。
再次,竹楼适应于家庭形态的演化。
不同的家庭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房屋。竹楼建筑结构的特点之一是,“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如同现代框架结构,可以适应灵活多样、各种形式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28)竹楼建筑式样灵活多样,可大可小,既能建造成适应农村公社大家庭的大竹房,又可建成适应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的小竹房。
独龙江南部独龙族住竹楼。据宋恩常先生调查,竹楼分大小两种,大者是与公社式家庭生活相适应的公共房屋,他们叫作“皆木玛”,意为母房。每所“皆木玛”的面积约有160平方公尺,在屋内沿两边竹壁用竹席隔成几个到十余个的小间隔,他们叫作“得厄”。以每对夫妻及其年幼的子女为单位,各占有一个“得厄”。“得厄”多者有15个。在每个“得厄”中央建一个火塘。在火塘四周铺设竹皮或树皮代床,作为睡眠和地客的地方。在两排“得厄”之间的空隙是公共走廊。每所“皆木玛”有两个门,门设在走廊两头,每个门旁侧置一根独木梯,人们由独木梯进入房内。这种“皆木玛”在20世纪40年代还普遍存在。后随着家庭公社走向解体,这种大型的“皆木玛”被小型的“皆木巴”所代替。
基诺族供父系大家庭集体居住的竹楼异常宽大,“最大的竹楼约8至10米宽,长达三、四十米。进屋有一个象征大家庭的总火塘,中间一条通道;住房格局绝对平均公平,在通道上,等距离排列着父系大家庭的各个小家庭的小火塘。通道两侧是各个小家庭的等面积住房。如此一间大房子,可容纳父系大家庭数代百余人。”(29)同时,并存着适应于小家庭的小型竹楼,楼上居室一般分为里外两间,外房是饮食、会客和客人留宿之地,里屋数代人分隔同居。
拉祜族竹楼(“掌楼”)亦分为大小两种,一种是能容纳五、六个人的个体小家庭居住的小型木桩竹楼,另一种是可以容纳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家庭居住的“长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糯福区,解放前最大的长屋达230多平方米。长屋除中心火糖前面隔出一小间供父母居住外,还须在火塘两边隔成若干间小屋,每间小屋居住一个小家庭。(3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胡集书会吸引200余档艺人 再现800年曲艺盛况
下一条: ·[刘树杞]“泥人张”彩塑今昔谈
   相关链接
·傣族园:傣族竹楼保护之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