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志玲]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及其经营特点
  作者:杨志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1 | 点击数:13551
 
 “沱茶”的名称标志着它的成品形状的特点,因为滇省人民把块形或饼形的东西,都叫做沱,沱茶是和散装茶相对立的名称,它的特点就是茶叶经揉制结成锅底形、中空的半圆块形状。销往四川的沱茶据四川茶馆的茶客反映说能泡“三开”以上,别种茶泡过“二开”就淡了,这说明了永昌祥茶色和味的经久性。这种沱茶在1934年被带到美国,纽约的茶商最初认为它既不是红茶也不是绿茶,而是红绿茶的一种中间品种。销到西藏的云南沱茶,叫做“藏庄茶”,是用制作销往四川的沱茶的原料所剩下来的茶杆和茶面做成的,颜色还格外浓,味道近于苦涩,藏族拿来拌酥油和食盐一道喝,苦涩的味道被酥油和食盐的味道所掩盖,不但可以帮助消化,而且能够让人更加有力量,并且能保暖,比较适合高原气候寒冷的游牧生活环境。①
紧茶形似茶碗,中部凹人,规格为细茶、二盖茶、粗茶3种配合而成。细茶为盖面茶,占50%,揉在表面;二盖茶占20%,揉在盖面茶之下;粗茶占20%,揉在内部。紧茶揉制季节,主要在茶叶原料生产季节,尤其是霜降以后、清明以前的运输季节。茶厂在阴历八月十五前后开工,次年清明节令前收工。②紧茶制作成本,在勐海每包约投合成本半开现金若干元。但加上国外运费,到噶伦堡时,每包成本已高达20—40卢比,卖价也随着运输成本的多少和市场需求的情况而有涨落。每包紧茶获利自五六盾至十几盾、二三十盾卢比不等。恒盛公初做此生意时,年仅2000包,逐年增多,最多时近1万包。日本投降后一段时间,包括沿途收购,几乎全部为恒盛公所垄断。但由于高价收买,获利无几。③传闻有些商号把原来准备运到印度、转销西藏的下关紧茶,乘缅甸战后茶叶供应十分紧张、价格猛涨的机会,加工蒸热,改为散茶,就地出售,获利比运到印度更丰厚。
茶商的茶叶生意以独特的模式影响了茶叶的加工生产,我们从茶商在茶叶经营过程中对产品形态加工的变化上,可以看出茶商所下的工夫。民国时期云南茶商茶叶生意越做越大,产品形态的创新应该是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树立产品品牌。茶叶作为商品化的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必须贴上茶商茶号的商标,并写上监制的字样。也就是说,茶农是代茶商生产,并且由茶商预先付一笔加工订金,茶商具有包销商的性质。云南茶商在创新茶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自己的品牌。茶商在经营中注重为自己的产品树立一个品牌形象,这一点,在茶叶经营中有典型表现。比如,由于经营云南沱茶者较多,价格也较高,其他商号的沱茶销价则要低5%左右始能售出。对此情况,茂恒茶号以改进包装,提高质量的对策来取胜。沱茶的包装多年来都以5圆为1沱,每圆为5市两,每沱重2斤半,茂恒则改制为小型沱茶,每5圆为1沱,重1市斤3两5钱,每圆只重2市两5钱,符合了广大人民的需求,方便了人们的购买,增加了销售量。同时,茂恒茶号又改进了沱茶的配料,把过去用两成春尖茶做盖面,三成春中茶做二盖,五成春尾茶做底茶,另外用少量毛尖撒在表面的配料,改为春尖茶两成,春中和春尾茶各四成,并多加毛尖撒在表面,这样就提高了沱茶的质量。这种改良沱茶初在市场出售时,并不提高售价,等到顾客越来越多,牌子销开以后,才逐步提价,最后提到比永昌祥售价还高5%左右,④仍盛销不衰。成都、重庆许多茶馆,还把茂恒“松鹤”茶商标贴在门面上以招徕顾客。⑤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下关成为云南沱茶制造业的中心。“下关永昌祥”的沱茶,这块招牌在长江上游流传了三四十年,历久不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这种在手工业商品制造过程中掌握了特殊经验的情况,业内一般称之为“秘方”。除了永昌祥外,先后做沱茶的有复春和、复顺和、复义和、炳春记、茂恒、成昌及川帮宝元通等,⑥形成自由竞争的态势,对沱茶品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并促使沱茶制造越发在品牌上下工夫。
第四,致力于国际化经营。民国时期,云南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茶叶的国际需求成为云南茶业发展的目标定位。1938年夏,由富滇银行与中国茶叶公司筹组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便以“扩大外销市场为目的”。⑦近代云南茶商适应这一发展,以茶叶为商品形成了较早的国际化运作特征。茶商开发了国外对茶叶的需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巩固了这个需求,因此,近代以来开始做自己的国际贸易了。茶叶生意之所以能够做成国际贸易,其基础是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早在清末,云南茶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据《云南通志》、《普洱府志》和《大清一统志》记载:“蛮民杂居,以茶为市,仰食茶山。”从道光年间到光绪初年(1821—1875年),普洱茶的产销盛极一时,商贾云集普洱,市场繁荣,不只国内每年有千余名藏族商人到此买茶,印度、缅甸、锡兰、暹罗、柬埔寨、安南等东南亚、南亚的商人也纷纷前来普洱做茶叶生意。
西双版纳地区茶叶的运输、销售皆具有国际性,都是经由迎荣、加尔各答、噶伦堡,后辗转运入西藏。中甸、维西的藏族每年按季节来到大理赶三月街,带来了毛毡、酥油,带回去的就是茶叶、食盐和棉织品。商人到中甸、维西去运购药材,也把茶叶送上藏族同胞的大门。沱茶由此进入西藏。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被阻断,云南商人从印度把外国商品经西藏运到丽江,就是用茶叶转换藏银支付运费的。在这之前,在丽江和拉萨之间,直接经营茶叶生意的也有一些商号,例如丽江帮李达三,就是很大的一家。这就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云南茶叶国际化的进程。
云南茶商一直致力于开拓沱茶在缅甸的销路。如永昌祥在瓦城开辟了销售渠道后,把沱茶贩运进去试销,此后顺利经营了40年,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在缅甸东北的山区掸邦、克钦邦,这些习惯了吃当地山茶的人们也开始喜欢沱茶。沱茶在泰国、老挝、越南也初步开辟了销路。纽约和伦敦的茶商见到沱茶样品后,也进行了不断的推销。但这种茶叶要在英、美建立市场,首先要筹备几十万美金的广告费。因此,受资金短缺等条件的限制,沱茶在欧美等的国外市场虽已逐步扩大,但没有形成旺销的态势。
此外,市场竞争机制也在近代云南商人中初步形成。在茶叶产地的自由竞争中,出现了原料的联合垄断。为了配制沱茶,保证其品质以及在销场上的优势,永昌祥需在春季一次购足全年的基本原料。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永昌祥曾多次联合它的沱茶竞争对手茂恒、复春和、成昌等家在下关市场垄断收购茶叶。办法是划分品级价格,共同进货,分成搭配,永昌祥总是占重大的比重或一半以上。这样茶价就被压住了,最后受损失的是茶农,因为大户的垄断利润提高了,而茶农的收入却减少了。同业竞争者中,许多小户逐步被淘汰,垄断大户逐渐浮出,如茂恒和川帮的宝元通等。
(原文刊于《思想战线》200905,注释等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孙庆忠]农业文化的生态属性与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
下一条: ·[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
   相关链接
·[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
·[李明洁]从民国《神祠存废标准》看哥伦比亚大学“门神纸马”专藏·[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龙圣]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
·[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在大韩民国召开的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议程中的歌曲、舞蹈、庆典和传统技能·[祝鹏程]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王加华]江南与华北面食上的舌尖差异——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中心的分析
·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
·明清民国歌谣与民国旧体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宁举行·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
·[车锡伦]清末民国间常州地区刊印的宝卷·[湛晓白]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的阳历认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