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毛巧晖]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作者:毛巧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26 | 点击数:10624
 

  二 何其芳民间文学研究中“艺术性”和“社会性”的思想

  何其芳在到延安之前对于民间文学并未涉猎。在整风运动中,他竭力地使自己转变。整风以后,他猛然醒悟,才知道自己原来像那种外国神话里半人半马的怪物,虽说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队伍,还有一半或一多半是小资产阶级。[5](p.350)只有在这个时候,何其芳才意识到深埋在自己灵魂中的双重性,他本以为找到了位置。如用整风精神衡量,过去的他其实根本没有资格称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一个仍飘在半空中的无所阪依的鬼魂。为了彻底饭依,为了进化为真正的党的人,他下定决心,努力改造。按照整风要求,他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了彻底清算、政治思想改造和革命纯化。

  作家不仅要学习延安的马列主义思想,还要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在工农兵中间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行为。对他来说,写诗固然重要,但是“……有许多比写诗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而其中首要的是从一些具体问题与具体工作中去学习理论,检讨与改造自己”[2](p.520)他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思考解决问题。他的思想中满是“小资情调”,这也令他无法容忍。1943年3月,何其芳专门写了《改造自己,改造艺术》一文,清算了自己的“小资缺点”。比如百无一用,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个人主义等。在他眼里,这些毛病都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固有的。为了尽快成为一个具有单纯信仰,单一思维,单一行动的共产党员,完成他梦想的革命改造,他迫不及待地希望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去参加实际工作,到工农兵中间去学习工作。他诚恳而焦急的请求道:“这种改造,虽说我们今天己有了思想上的准备,还要到实际里去,到工农兵中间去,才能完成。……我很希望有机会下乡参加我所热爱的解放区的实际工作,”[6]如其所愿,他终于获得了锻炼的机会。

  在思想改造的过程中,他开始关注和深入研究民间文学。在“鲁艺”文学系教授民间文学课程中,他开始对搜集来的民歌进行研究。他对于民歌的关注,不能不说跟他自身对诗的特殊爱好有着直接关系。何其芳对自己创作上的优长之处非常清楚。早在《我和散文》中谈到《还乡杂记》的写作,他就说过:“真要描写那一角土地的各方面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达到。我只是抄写过去的记忆。”[2](p.245)他所擅长的是用诗记录、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感变化历程。他对于诗的天赋和悟性,铸造了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陕北民歌选》。在此书中,渗透了他对于民间文学的理解和主要思想。他在《陕北民歌选·凡例》中首先明确:

  “我们编辑这个选集,不是单纯为了提供一些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资料,而是希望它同时可以作为一种文艺性质的读物。我们选择的标准是要求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可取之处。”这条跟他作为代序的《论民歌》相呼应。该文虽然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陕北民歌选》的序言,但是它的“主要观点却都是在延安时研究的结果”。[3](p.338)在这篇序言中,他对于民歌的理论分析主要从社会理论和艺术性两个层面进行。他强调民间文学的主题和题材,并且运用阶级和社会制度理论分析民歌。“过去的妇女和过去的民歌作者都不容易看出这样一个最后的真理,封建的婚姻制度正是封建的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对于这些情歌,我们必须把它们和过去的婚姻制度,和过去的社会制度,和在那些制度下的妇女的痛苦联系起来看,然后才能充分理解它们的意义的”。 [3](pp.13-20)同一时期,他在《关于现实主义》一文中提到“那位同志说,今天这大半个旧中国所要反对的文艺上的主要倾向是‘非政治倾向’。然而我们并不能把他的意思引申为他只要政治倾向而不要文艺性,尤其不能把政治倾向理解为‘加上一些哲学表白和社会学名词’。此处的“非政治倾向”,指‘人们群众的政治’。[7](p.96)

  从对照分析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共性。何其芳正是运用延安时期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对民间文学进行分析,这种思想在后来他的民间文学学术研究中一脉相承。同时他从艺术层面对民间文学的语言、“真性”、“形象性”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民歌,不仅是文学,而且是音乐。音乐的语言并不像一般的语言那样确定,或者说那样含义狭窄。而一首民歌,据说又可以用不同的情感去歌唱。那么,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之下唱相同的歌,也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之下唱不同的歌,正是自然而且合理。”无论新旧,许多抒情的民歌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艺术上的优点,它们常常能够一下子打进我们的心坎里去。这真是如有一首民歌所说的,“山歌无本句句真”。一切优美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具有这样的优点。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不隔”“民歌的形象常常是生动的,新鲜的,表现劳动人民自己的生活的。”[3](pp.25-34)由于对于诗歌的感悟,使得他意识到民间文学,特别是民歌艺术性中突出的优点。

  他除了从文学的角度对民间文学进行探讨外,还强调民间文学的学术价值。在《凡例》中,他特别提到:

  对于每首民歌的写定,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以一种较完整的采录稿为主,并参照其他采录稿加以校正或注明;但有时几种采录稿都是零碎断片,则不得已,只是斟酌合编。特别应当说明的,“信天游”除前述第三辑第二类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原来都是各自独立,没有连续性的;我们为了阅读方便,大致按内容加以分类和排列。又,有些民歌中的衬字衬语,凡夹在句中,读起来不方便者,在正文中都从略。

  除“信天游”大多遍及陕甘宁边区各地,且原采录稿上也多未记有采录地点,以致我们无法注明之外,其余每首民歌后面,都注明了采录地点。有些民歌的出处及作者,能够调查到的也注明了一部分。全部民歌中的人名地名及语汇,也尽可能加了一些注释。在这方面,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音乐系、文学系及延安中学的许多陕北同志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我们觉得这一工作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关于土地革命的史实,注释得很不充分。

  材料来源主要是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的同志们几年来所采录的歌词,鲁艺文学系和其它文艺团体的同志们也供给了我们一部份。其中也有很少一部份是我们直接由农民口中采录的。这些材料部份地曾先后经过张松如、葛洛、厂民、鲁黎、天蓝、舒群等同志的初步整理。全部歌词的最后写定、选择、编辑以及注释的工作则由何其芳负责,张松如、程均昌、毛星、雷汀、韩书田参加。附录中的曲调是请鲁艺戏剧音乐系的李焕之、张鲁、马可、刘炽等同志写的。……

  这些说明非常详实地讲述了民歌的搜集采录办法,特别提到民歌最后的编辑写定的过程,使得这本民歌集科学性程度非常明确。他还注重对于新民歌的搜集,这与新中国成立后新民歌运动的主题思想基本吻合。“这种新的民歌,至今为止还是在陕北地区搜集得较多。这是由于在土地革命中创造的陕北解放区一直保持在人民的手里,这种新的民歌便于流传,发展,并曾经由一些音乐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做了较多的搜集工作的缘故。这是一些很可宝贵的作品和材料。”[3](p.29)后来对于土地革命战争的了解,当时的新民歌成了一种珍贵的史料。这也是民间文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思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5-07-0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朱刚]从“语言转向”到“以演述为中心”的方法
下一条: ·[王霄冰]浪漫主义与德国民俗学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