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致意,以青春的方式面对传统
——解放周末·文化遗产日特刊
  作者:记者 刘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8 | 点击数:10923
 


  
          采写/本报记者 刘璐

  牵挂“非遗”的,不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

  荆楚大地上,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的是追寻与守护烙有民族记忆的文化方式--她可能是一段遥远的传说、一张灵动的剪纸,或是一方烂漫的刺绣、一句传唱了千年的山歌……

  大学生的田野调查,也许并不周全,甚至还稍显稚嫩,成果也远非意义重大,但他们毕竟在流行文化喧嚣的当下,迈开了自己青春的脚步,以坚实的姿态向传统文化表达着他们的深深敬意。

 

  一片 “故乡的云”,点燃了这些青春少年对古老“非遗”的热情

  若不是孙老师的一道作业题,孝感女孩周倩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家乡有一门如此神奇的民间绝活--雕花剪纸,更不知道它还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年前,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孙正国在他开设的民间文学公共课上,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开放性的作业题:“调查一下,你的家乡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好奇到讶异,再到惊叹和感慨,每个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几乎都经历了此番情感的转变。

  同学们反馈上来的答案五花八门:襄阳花鼓戏、汉川善书、襄樊大头菜腌制技艺、松滋说鼓子、东北二人转……这是他们第一次认真打量近在身边的“非遗”。

  为什么要用一片“故乡的云”来点燃年轻人对古老文化遗产的热情?因为在孙正国看来,家乡是一个温暖而有力的起点。

  出生于湖北利川的孙正国因为求学,足迹从乡野到小城,再到省会,继而是上海。让他感同身受的是,相似的成长路径,使很多远离故土的年轻人与家乡渐行渐远,更别提对家乡文化精髓的了解和沿承。

  让孙正国感到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的是,每当新一届学生介绍自己来自哪里的时候,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那儿,其实都和你们刚才说的差不多……”

  故乡,难道不应该是独特的吗?也许城市化进程让很多城镇长着雷同的面孔,但孙正国相信,每个地方肌体里的文化血液都是独一无二的。“关注‘非遗',可以先从故乡开始。这种天然的亲近感,会让同学们更有欲望去走近那些文化遗产。”

  此后,孙正国自掏路费支持他的学生苏长鸿、刘慧、谭柳王魁、周倩等从荆州赶往武汉,聆听台湾著名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金荣华在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他又协助同学们在著名的民俗学网站--“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开设专版,为年轻人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方便。

  在孙正国的牵线下,同学们与荆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剪纸艺人林世柏建立了联系,一场 “美在民间--林世柏先生剪纸艺术作品展”在长江大学三个校区引起了轰动。

  感染,渐渐滋生成一种力量。

  2009年4月24日,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大学生组成的“长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学社”应运而生,同学们简称它为“长江非遗学社”。

  从自己的科研经费里,孙正国“省”出了1000元,正好来荆州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获悉,也“捐”出1000元。

  揣着2000元“启动资金”,第一届“非遗学社”社长苏长鸿走马上任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2-06-0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温州大学: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特色文化数据库开通使用
下一条: ·多所高校参与 中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