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演出简介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8 | 点击数:26152
 

  灿烂中华──综合专场二

  此场演出,为元宵节非物质文化调演活动的最后一场演出,汇集了畲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域选择上突出南方为主,兼柔西北的特点,集中展示了福建、湖北、广东、海南、重庆、湖南、甘肃、宁夏、西藏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中观众可以欣赏到瑶族耍歌堂、长阳山歌、沮水呜音等精彩节目。这些节目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我国灿烂多彩、繁荣辉煌的民族文化,展现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生生不息的发展面貌。

  

  

兴山民歌(网络图片)  

  其中,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家珍表演的“兴山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经典曲目。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蕴藏丰饶,分布于湖北省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南、北部的周边地区。被国内音乐界学者指认为“荆楚古歌”的遗存。它音调奇特,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不易歌唱。它所包含的“兴山三度音程”,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民歌(本网资料图)

  此外,畲族民歌为近年来首次进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的节目,很值得关注。畲族,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主要聚居于闽东、浙南地区。畲族民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和山歌歌俗。题材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叙事歌、杂歌、仪式歌,曲调大致分为山歌调和师公调两大类。大多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该项目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29日、28日19:30在天桥剧场上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卫臣]人口较少民族:怎样留住最后的文化遗产?
下一条: ·中国逐步建立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