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演出简介
  作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28 | 点击数:26153
 

  草原欢歌──内蒙古自治区专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富饶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孕育了草原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厚重的历史抒写出他们辉煌灿烂的文化。境内居住有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回、满等各民族同胞,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本场演出以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从舞蹈、器乐、民歌、服饰各方面,对蒙古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集中、立体的展示,充分表现出生草原文化的丰富性,使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草原文化的深刻内涵,更透彻地了解游牧文明的精神特质。

  

  

蒙古族长调民歌(本网资料图)

  

  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第一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必演曲目。“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中创造的独特民歌形式,它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曲种类,具有旋律悠长舒缓,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跌宕起伏的特点,并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感怀父母、仰慕英雄、讴歌爱情为主要题材内容,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

  

  

蒙古族搏克(本网资料图)

  

  此外,观众还将欣赏到首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蒙古族搏克。“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选手在悠扬高亢的长调歌曲中跳着鹰步列队上场,比赛完毕又跳着鹰步向观众致意退场。优胜者脖颈佩戴色彩鲜艳的“章嘎”(项圈),作为获胜次数的标志,彩条越多表明选手获得冠军的次数越多。“搏克”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它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场演出将于2010年3月13日、14日19:30在天桥剧场激情上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卫臣]人口较少民族:怎样留住最后的文化遗产?
下一条: ·中国逐步建立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