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卢梦雅]早期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民俗的辑录和研究
  作者:卢梦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0 | 点击数:15682
 

       禄是遒将其在江南传教三十余年所收集的民俗资料,集成了十八卷的《中国民间信仰》。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间风俗及信仰的民俗学报告,旨在帮助从欧洲新来的同事们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思想意识及其宗教信仰等。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法兰西学院授予的特别奖,得到法国学术界的认可。北平法国汉学研究所成立之时,民俗学组的研究人员选定这套书作为研究课题,可见本书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分为三部分,前五卷为民间“迷信”活动,六至十二卷为中国神祗,十三至十八卷为儒释道思想在民间戏剧、小说、图画等形式上的反映和表现,以展现各宗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情况。这套书涉及到中国民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礼俗、岁时节日、占卜看相、风水择日、民间巫术、佛道神祇、三教合一、诸神传说和崇拜仪式等等。我们从汉译本《中国民间崇拜》的各卷命名可以看出这套书的具体内容:第一至五卷主题为“民间习俗”,分别是《婚丧习俗》、《咒术概观》、《符咒说文》、《命相占卜》、《岁时习俗》,第六至十卷内容为“中国众神”,分别是《中国众神》、《佛教神祇》、《佛教传说》、《道教神祇》、《道教仙话》。

       禄是遒在书中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显示出其思想受到了汉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西方新兴学科的影响,对于中国文献的研读和对于欧洲汉学的熟稔在他带有批判性的文字中也均有所反映。书中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的资料来源,除禄是遒收集的江苏和安徽各地的一手资料之外,还使用了各类中西文文献,法文版中仅一至五卷就参考了一百六十余部中文典籍,以及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戴遂良等传教士的著述,沙畹(Edouard Chavannes)、葛兰言(Marcel Granet)、高延(J. de Groot)等汉学家的著作和一些汉学学术刊物。在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禄是遒不但援引当时法国汉学家的最新成果,如在前五卷“民间习俗”中,大量引用了高延的《中国宗教系统》及葛兰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沙畹的《泰山志》等,还引用了当时著名的人类学、宗教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如弗雷泽的《金枝》、安德留-兰的《神话、仪式与宗教》等书籍,从而使本书具有了浓重的“学院派”色彩。在第二部分“中国众神”中,禄是遒对于佛教和道教人物与其对应的传说和崇拜分别著述,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禄是遒实地考察的成果,积累了大量的口述资料。从江南地区的民间口述中,找到了“三皇五帝”等古史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伏羲、神农、祝融等,发现了与上古神话传说有关的仪式活动,注意到了神话传说、崇拜仪式和神话人物的密切关系。另外,在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上古史的观点,禄是遒受到了汉学家马伯乐、戴遂良等汉学主流思想的影响,“三皇五帝”究竟是历史人物还是传说人物,禄是遒采纳了马伯乐的神话学观点,即这些历史人物是被神话历史化的,其事迹也为民间传说。并且对于一些年代问题,禄是遒一再在注释中写道“史学尚无定论”。依然可见禄是遒保持了与西方学界主流思想的一致性。

       不过,相对于专业汉学学术著作而言,《中国民间信仰》更多着墨于民间对这些佛道教神祗的崇拜活动和各种传说故事,对于佛道诸神的事迹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禄是遒并不打算在本书中探讨个究竟。这套书尽管引用大量文献,但并非是一本论著,仅是一本资料集萃。禄神父编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给西方读者提供一种通俗性知识读物,展示普通民众的信仰状况和真实生活;另外,他在书中秉持一种欧洲人的基督教神学观,对中国的其他民间信仰和习俗包括佛、道诸教都毫不犹豫地贴上“迷信”“邪教”“异端”的标签,这都显示出一个传教士汉学家与真正学者的本质区别,这是传教士汉学家的普遍特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传教士汉学家将中国民众和学者视为理所当然的民间“迷信”对象化,变成了学术调查和研究的对象,学术化地整理和研究中国“迷信”,却无形中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宗教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清末民初,虽然基督新教的传教工作也在中国开展起来,但耶稣会士的传教方式不同于他们的新教同行,他们更愿意经年累月地生活在贫苦人民当中,这就要求他们对汉语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耶稣会士们在街头、田野等地与人交谈时,理应对民间故事、尤其是能让他们了解日常民俗、方言及社交伦理规范的那些故事有所了解。另一位对中国民俗颇有贡献的戴遂良,正是基于这种目的,编写了很多此类知识指南手册。如《汉语口语教程》,这部教程使语言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生动有趣,几乎就是一部中国民俗大观。其中第四卷《民间道德与风俗讲义》、第五、六卷 《民间叙事讲义》,涵盖了大量风俗文化和民间传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微信公众平台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钱茂伟]公众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史性质及意义
下一条: ·[邓庆平]贺登崧神父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
   相关链接
·[高有鹏]近代西方传教士视野中的中国社会风俗及其理解·[崔若男]明恩溥与中国谚语俗语研究
·[陈开来]“自鸣钟”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卢梦雅 刘宗迪]法国耶稣会士戴遂良及其《现代中国民间故事集》
·法国学者:200年法国汉学延续重文献学的传统·[邓宏烈]西方传教士眼中的羌族神灵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