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
  作者:巫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1 | 点击数:18486
 
〔10〕Wu David Y.H.(吴燕和).Culture Change and Ethnic Identity among Minorities in China [A].Chien Chiao and Nicholas Tapp,eds.Ethnicity and Ethnic Groups in China [C].Hong Kong:New Asia Academic Bulletin,Volume VII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89.11-22.
〔11〕James C Scott.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 [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巫达.语言、宗教与文化认同:中国凉山两个彝族村子的个案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硕士论文,2000.
〔13〕巫达.语言文字与凉山彝族文化的认同[A].戴庆厦.中国彝学(第二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64—86.
〔14〕巫达.藏族尔苏人婚礼仪式里饮食文化的族群性[A].第八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财团法人中国饮食文化基金会,2004.419 —438.
〔15〕Stevan Harrell. Language Defining Ethnicity in Southwest China [A].Lola Romanucci2Ross and George A. De Vos ,eds.Ethnic Identity : Creation , Conflict , and Accommodation [C] . Walnut Creek , London , New Delhi : Altamira Press. A Division of Sage Publications,Inc.1995.
〔16〕Stevan Harrell. Ways of Being Ethnic in Southwest China [M]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1.
〔17〕Tan Chee2Beng.The Baba of Melaka:Culture & Identity of a Chinese Peranak Community in Malaysia [M].Malaysia:Pelanduk Pub.1988.
〔18〕Michael Moerman. Who Are the Lue ?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5,(67):1215-1230.
 
* 本文的部分内容来自笔者于2004 年呈交给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的人类学博士论文。[4 ]该论文是基于2002 年4 月至2003 年1 月在四川省甘洛县和越西县的八个多月实地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在田野工作期间, 笔者得到了许多尔苏朋友的热情帮助。其中, 王连洪、杨德隆、王明寿、陈明安、马约布、王子洪、张树明、黄约布、张阿嘎、张沙古和黄志富等人对笔者的帮助最多也最为具体。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①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县有一部分自称“里汝” (Lizu) 的人, 部分学者认为这部分人使用的语言属于尔苏语的西部方言。[3 ]本文所介绍的是自称“尔苏”的那部分人, 不包括里汝等其他方言的人。
①2004年4月17日至18日,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的“第三届两岸三地藏缅语族语言暨语言学研讨会”上,笔者曾提交同一题目的会议论文,但本文除题目外,内容上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增删。
②贾巴沙:属于甘洛县蓼坪乡;拉吉沽:属于越西县保安藏族乡。贾巴沙和拉吉沽是两个尔苏人聚居的自然村,是笔者的两个主要田野调查点。
③据笔者统计,以1990年人口普查数为准(2000年人口普查数笔者只有甘洛部分的),甘洛、越西、汉源、石棉四县的尔苏人口是9687人。
①英文的primordialism一词,在汉语中较难找到合适的对应词语。在汉文中有人翻译为“原生论”、“根基论”,笔者认为均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情感”方面的本质。这里采用吴燕和教授的译法。
② public discourse 和private discourse:笔者译为“公众话语”和“私下话语”。主要参考了James Scott[11]的用法。
①和尚:指尔苏人的“苏武尔”和“沙巴”。尔苏人用汉语介绍本族群宗教人士时,往往用“和尚”这个词表示。实际上并不是指削了发的和尚。当地彝族在介绍自己宗教人士“毕摩”的时候也常常用和尚一词。这是因为不懂这两个少数民族语言,而说话人想让对方理解的缘故。
①该联名信由杨光才等30名尔苏人联合署名(包括甘洛县22人,越西县8人)。联名信的内容是要求国家对尔苏人重新进行民族识别。信的日期落款为1983年6月3日。由甘洛县杨德隆先生提供,特此致谢。
②岷江:流经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一条江。
①根据龙西江的称法,凉山州境内除尔苏人外还有六种西番:多续西番、尼汝西番、纳木依西番、虚米西番、普米西番和么些西番。[6](P56)其中,“普米西番”已识别为普米族,“么些西番”已归为纳西族,其余四种均认同藏族,被归入藏族中。
 
作者简介:巫达(1967- ),男(彝族),四川甘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族群认同、文化认同、语言人类学及语言学。
(本文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巫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都永浩]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
下一条: ·[巫达]语言文字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