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
  作者:巫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1 | 点击数:18488
 
“岷江”是经文中的一个词,现在很多沙巴,你问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们都不知道。但是我认为它是一个地名,因为尔苏人崇拜大山。现在岷江流域的羌族的服装从远处看很像我们尔苏人的。
另外,“咒语”尔苏话叫“朵”。每一段咒语的开头都有一个词叫“womei”,尔苏人崇拜的是山, 所以我认为“wo mei”可能是指“峨眉山”。因此,我认为我们尔苏人起祖的地方跟现在的岷江和峨眉山有关系。
 
综上所述,尔苏宗教人士苏武尔使用藏文经书,使部分尔苏人同意被识别为藏族并积极建构对藏族的认同。另一部分尔苏人因为另一种宗教人士沙巴有一种图画文字,因此强调尔苏文化的独特方面,从而不赞同被归入藏族中,要求被承认为一个单一民族。最后,在民族识别工作组的协调下,根据苏武尔使用藏文经书的情况,把尔苏人划入藏族。
 
五、结语
 
语言文字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多有讨论,[12—16]但语言文字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关系,学术界较少讨论。一般认为,认同某文化即认同使用该文化的族群。例如,海外华人的后裔如果认同华语华文,则表示他们认同华人身份。即使是已经不会说华语的华裔,他们认同华人的表达方式之一是华语华文。如马来西亚早期华人移民的后裔人,他们已经不会说华语,部分人说的话是汉语闽南话与马来话夹杂的“峇峇话”,但是峇峇人强烈认同华人身份。在语言文字上表现在过春节的时候请人写华文对联贴在门上,以表达他们对华人的族群认同。[17]因此,我们说,认同某种语言文字的人们是认同使用该语言文字的族群的。
从尔苏人的情况来看,认同藏文则认同藏族;认同沙巴文则强调尔苏人是不同于藏族的族群。不过, 大家都共同认同“布尔日—尔苏族群”,并没有因为一些人认同藏族而被排斥在“布尔日—尔苏族群”之外。因为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某个宗族里面,一些人认同藏族,另一些人认为尔苏人是不同于藏族的族群。例如,越西县保安乡的鹏俄宗族的口述迁徙史中所涉及的地点,最南端在越西县,最北端在甘孜州九龙县。因此,一部分人认为他们的先祖来源于北部的甘孜藏区,后来往南迁徙到现在的居住区域,所以是藏族的后裔;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们的先祖是本土起祖的,后来才有部分亲戚迁徙到了甘孜藏区,所以认为尔苏人不属于藏族。不管持什么观点,鹏俄宗族内部的人都认同“布尔日—尔苏族群”是无疑的。
尔苏人的个案支持了人类学族群理论所说的文化不是决定族群认同的决定因素的论断。例如,美国学者Michael Moerman在20世纪60年代研究泰国的泐人(Lue)的时候发现,泐人使用泰语,在语言上不能区分泐人和泰人,但是泐人并不认同泰族群,而是认为自己是不同于泰人的一个族群。Moerman的研究推翻了把族群看做固定单位、固定文化的看法。他指出族群认同是一种主观认同( 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而不是客观认同(objective identification)。他认为不能以客观语言来界定泐人和泰人族群,而应以泐人的自我主观认同作为界定该族群的标准。Moerman进一步指出虽然泐人的语言与泰人没有区别,但泐人可以以其他文化内容来强调其族群认同。[18]Moerman的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尔苏人的情况:在语言文字方面,尔苏人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却存在两种族群认同表现。这两种认同表现是用两种文字体系来各自强调的。语言文字作为一个族群的重要文化内容,在尔苏人里面直接影响了族群认同的抉择问题。尔苏人的个案显示,尔苏人的沙巴图画文字和藏文经书,曾经在族别之争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那场断断续续的十年(1980—1990)纷争论战中,分歧双方都曾经工具性地阐释语言文字,为有利于己方的族群认同建构服务。要求被承认为单一民族的那方强调尔苏语与沙巴文字的独特性,希望以此作为被确认为单一民族的基础。但是认同藏族的那方把握了尔苏宗教人士苏武尔使用藏文经书这个“利器”,汇入凉山境内其他四种“西番”①认同藏族的潮流,符合国家的民族分类政策,从而使自己的意愿得到了实现。
 
参考文献:
〔1〕甘洛县统计局.甘洛县统计年鉴[C].甘洛:甘洛县统计局,2001.
〔2〕越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越西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
〔3孙宏开.尔苏(多续)话简介[J].语言研究,1982,(2):421—264.
〔4〕巫达.认同之抉择:中国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建构的民族志研究[D].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论文,2004.
〔5〕龙西江.凉山州境内“西番”及渊源探讨(上)[J].西藏研究,1991,(1):26—39.
〔6〕龙西江.凉山州境内“西番”及渊源探讨(下)[J].西藏研究,1991,(3):56—64.
〔7〕西田龙雄.西番   の研究:.   £  言   序 [M].京都:松香堂,昭和45年.
〔8〕孙宏开.尔苏沙巴图画文字[J].民族语文,1982,(6):44 —48.
〔9〕王元鹿.尔苏沙巴文字的特征及其在比较文字学上的认识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6):46—5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巫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都永浩]中国北方渔猎民族的历史演变
下一条: ·[巫达]语言文字与凉山彝族的文化认同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