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孙庆忠]农业文化的生态属性与乡土社会的文化格局
  作者:孙庆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1 | 点击数:16238
 
传统乡村最为原始的祭祀是“社祭”,祭祀守护村落的土地神。自古以来,春天向社神祈求五谷丰登的“春祈”与秋天感激社神赐予丰收的“秋报”,以及遍布乡间的土地庙、土谷祠,表达了乡民对土地神的虔诚与礼敬。据考证,明初规定凡乡村各里都要立社坛一所,“祀五工五谷之神”;立厉坛一所,“祭无祀鬼神”。这种法定的里社祭祀制度,与当时的里甲制度相适应,其目的是维护里甲内部的社会秩序。(20)(P182)围绕诸如此类的神庙,形成了不同规模的祭祀圈:其一是以村庙为中心的宗教节庆活动;其二是以超村际的庙宇为中心的宗教节庆活动。位于闽南山区的溪村,村庙不仅是村落的中心,也是共同认同和村落活动的焦点。从15世纪中期“法主公”被陈氏宗族接受为村落保护神开始,每年都要接受全家族的朝拜。每逢神诞,所有家户都要参加。角落间实行每4年一周期的轮值方式,轮流主持庆典。在这个仪式过程中,村落成员在神的面前实现同一化,各个角落也形成一个协作单位。节庆将村落标识为一个地域,一个社会互动单位。不仅如此,节庆还通过招待村落外部以婚姻为基础的亲属,将村落与外部联系起来。(21)(P184—188)在林圯埔这个古老的台湾市镇,有14座属于村庙,奉祀帝爷、祖师公、土地公等主祭神。另有13座属于超村际的庙宇,奉祀观音佛祖、妈祖、关帝君、吕仙祖等地域层次较高的神明。从这些庙宇的萌芽及发展过程来看,有从私家神变成村庙的,有从村庙变成超村际庙宇的,也有直接是超村际庙宇的。林圯埔主要祭祀圈及其地域组织的形成,大多基于自然的流域、水利灌溉系统或交通要冲。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若干主要祭祀圈的中心,也就是该地域组织的市场集散中心,甚至当地居民择偶的婚姻圈也与祭祀圈大致重叠。(22)(P168—177)这种庙会庆典在华北亦有类似的情形。河北省吴桥县在明清时期隶属于直隶河间府,地处运河线上,与山东德州、陵县、直隶宁津、东光、景州接壤,交通便利。这里的特点是市集与庙会频繁。据统计,吴桥有普通市集24处,总计150天;有庙会17处,总计130天以上;庙会与市集在同一地者8处,除在县城周围的处外,均在陆路与河道的左近。(23)(P208)这些在历史上遍布乡村的庙会活动在许多地区至今不衰。无论是浙江永康县的方岩胡公庙会,(24)(P184-221)还是河北范庄的龙牌会,(25)(26)乃至京畿的妙峰山庙会,(27)(28)都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以及庙会在民间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价值。
 
六、乡土社会与农业文化的处境
 
费孝通先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乡土中国”的概念。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而且一直在土地的封锁线内徘徊:一方面国家的收入要靠田赋,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要靠农产,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29)(P176—180)这种被土地束缚的格局,在改革开放以后日益松动。2005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的生活来源也更多地依靠农业外收入。在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工业化的成果迅速转换成为生产力,并改变着传统乡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生活。
对于生长在乡村的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耕作制度中所蕴涵的生态文化观已明显淡化,农耕经验在他们的头脑中几乎是空白,迫于生计的外出打工使他们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丧失了与自然和农业接触的机会。他们不再是农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大部分中青年人离开乡村,直接的后果是土地撂荒、村庄的社会生活缺乏活力,这无疑给承载了农业文化的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凄楚的晚景。农民与土地的部分疏离,也打破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平衡。与农民如潮般的城乡流动同时,电视、手机等信息媒体也在引领着乡村生活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正在影响着农民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重新设计。当农民不再倾注心力于农田,当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日益成为农民向往的生活目标时,农业文化也就只能是夕照残阳了。
在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通过使用农家肥、青肥、土地轮种、套种、灌溉、修建梯田等多种方式,基本实现了对土地的永续利用,而此时,随着化肥、农药等工业产品的进入,土地在短短的30多年间就已经出现了硬化、板结、地力下降、酸碱度失衡、有毒物质超标等一系列问题。从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状况视之,农业生产最直观的形式就是农耕技术和农具的使用。此时,那些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农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传统农具,正在为抽水机、除草剂、收割机、打谷机等取代。作为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历史记录,舂臼、桔槔、石磨等工具几近绝种,无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风车、水车技术在化学和电力“工具”的冲击中备受冷落。当然,这样言说并非是要拒绝工业文明,但是在和昔日的农业文明相互比照中,我们确实应该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那么,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除了推动石油化学农业向生物工程农业转型之外,最为有效的賂径之一就是开掘传统的文化资源.发挥乡土知识的牛态调节功能。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无论是对山林的祭祀,还是农事节日的庆典,无论是传统的农耕技术,还是乡规民约,都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以生活在黔东北的苗族为例,其文化传统具有“重巫尚鬼”的特征。这里曾以神鬼的力量来实现对森林的管护,而此时曾经肃穆、庄严的“神判”仪式很少有人参加,也没有人来执行以往种种强有力的配套措施。在他们的生活中,这种文化的约束力近乎降到零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彻底消失。在其农民股份制林业企业的森林管护制度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变体形式。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依靠的还是头人、寨老、家族力量等文化资源,“公司”不过是“合款”制度的翻版,管理模式也同样是“闹清”(用神鬼力量管理森林的一种方式)制度中强制力量的延续。(30)(P154—163)由此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的开掘与应用,是决定当地生活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对于森林保护和农业的存续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国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邓启耀]回眸神话研究
下一条: ·[杨志玲]民国时期云南茶商及其经营特点
   相关链接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
·[李涵]乡土社会秩序与日常交往礼俗的互动机制·[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
·[穆昭阳 颜磊]赣南客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与利用问题探讨·[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
·[陈杭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乡土社会对文化行政的适应与利用·[徐俊六]乡土社会献车仪式的民俗学考察
·我国4个项目被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曹荣]生存性智慧与乡民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
·[徐晓 顾洪洲]如何挖掘农业文化遗产“金矿”·[阎明]“差序格局”探源
·[汪欣]若非乡土,如何非遗·讲座║ 李松:价值与方法——乡土社会的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部:关于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清单·农业部: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公示
·[朱世桂 田海涛 孙欢]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内容与保护开发对策·[路璐]我国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研究范式与复兴路径
·[杨楠]书籍推介——《村庄里的闲话》·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走过十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