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周星]器物、技术、传承与文化
——方李莉博士后出站报告读后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4 | 点击数:13947
 

[1]本文原载《民族艺术》2001年第一期。并曾作为方李莉著《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一书的“代跋”,附于该书第420-435页。

  [2]“文化的传统与创造——费孝通先生对博士后方李莉进行学术指导时的谈话”,见本书“代序”。

  [3]方李莉著《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博士后出站报告,电脑打印稿,1998年。亦可参考方李莉的同题论文(为其博士后出站报告的缩写),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

  [4]方李莉著《景德镇民窑》,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5]方李莉“行为的控制与规范:景德镇陶工们约定俗成的行业法规”,马戎、周星主编《21世纪:跨文化对话与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出版社,待出版。

  [6]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周星]翔实厚重的地域文化史研究的杰作
下一条: ·[周星]“民俗旅游”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李鑫睿]身体技术的习得、“破损”重组与性别突围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李刚]数字人文技术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员淑梅]技术发展下的陕州乐队
·[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毛巧晖]文化观念与技术变革:嫦娥神话文本演化的关捩·[布瑞丰 梁莉莉]非遗视频直播的技术逻辑及其潜在风险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
·[胡玉福]传统工艺的技术变革与“新式风格”·[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
·[张建军]记录口头传统:从书面文本到数字技术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黄永林 余欢]智能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运用·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