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探析
  作者:王宪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9 | 点击数:23930
 
(一)感生神话中的图腾与崇拜。图腾、崇拜与感生神话关系密切。当然,现在一些研究者把“图腾”与“崇拜”混为一谈,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崇拜”主要指一个人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与“图腾”的本义有着明显的区别,人们对待图腾一定要产生“崇拜”或“禁忌”,而“崇拜”的对象并不一定都能上升为“图腾”,若把“图腾”“崇拜”混在一起,则会导致概念的含混。
1、感生神话中的图腾。“图腾”一词较早见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是“我的亲属”,强调的是“血缘关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存在以图腾信仰为部落群体,图腾一般以动物为主,这种现象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族群的共识性,而表达族群共识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确立“血缘关系”。如现代非洲一些原始部落都有图腾区,妇女怀孕四个月左右出现胎动,她们常出入图腾区,故胎动时认为是图腾入腹(即感生)。既然图腾与一个族群具有某种血缘关系,那么,在一些感生神话的创作中就会出现图腾魂进入妇女体内使之生育的母题,“妇女若要生育,就必须接触、目视图腾或图腾象征物,或吞食图腾物,并联系有关具体的感生神话作了相应的解释。”[4](P223)从生育体验上来说,人们自然知道妇女是生育的主体,但体内“莫名”而动,身中“无缘”生子的事实又使她们困惑,她们认为造成自己生育的原因是生活生产中所留下的记忆最深的事情,如遇到什么令其毛骨悚然的动物、遇雷电或吞食的什么东西等,都可能当作直接原因,特别是图腾观念出现以后,图腾物自然成为传承神圣生命的载体。我国古代一些文献中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处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族的图腾物已有明确的认识,提出:“羌,西戎,羊种也。从羊儿。”“蛮,南蛮,蛇种。从虫,亦声。”“狄,北狄也,本犬种。……从犬,亦省声。” “貉,北方貉,豸种。从豸,各声”等,已经发现了图腾物在感生神话中的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图腾”的物象并不是具体所指的那些动物、植物和无生命物,而是作为一种“抽象物”出现在感生神话中。
2、感生神话中的崇拜。感生神话中所表现的“崇拜”主要包括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生殖崇拜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对种的繁衍的需求。不论感生神话中的女子所感应的是图腾崇拜物还是自然崇拜物,它们都与古人对生育的渴望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文字学、考古学、社会学、神话思维学的角度看,生殖崇拜的形成首先源于女性生殖器崇拜。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男性在生殖中的作用尚不被知晓,先民认为生育仅是女子一人的功劳,所以有蛙、鱼以及葫芦等为象征的崇拜。后来,母系氏族社会逐渐向父系氏族转变,男性地位逐渐上升,进而占了主导地位。男性开始有意识地炫耀男根的威风,一些感木棒、石柱等母题与此发生密切联系。祖先崇拜则表现出民族自识性的增强。不少民族的感生具有祖先崇拜的性质,如据《满文老档》中记,一六三四年(天聪八年)征黑龙江流域虎尔哈部,降人中有个名叫穆库什克的人讲一个神话说,我父祖世居布库里山麓布勒和里湖。我处无书籍档册,有关古昔景况,悉依世代相传。昔布勒和里湖有三天女俄古伦、京古伦、佛古伦来浴,最末一天女将一由神鹊衔来的红色果实含于口中,落入喉内而孕,然后生布库里雍顺,此族即满族。[4](P31)这个神话既反映了图腾信仰和关于生育的原始观念,也彰示出女真族的祖先崇拜。
(二)感生神话蕴涵着早期人类生活信息。感生神话包含了一些勿庸置疑的早期人类社会的生活信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即指出:“野蛮人很多是不知道性交会生出孩子来,吃饭是营养身体的。”[5](P29)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谈及原始土著总是把不妊的原因单方面归咎于女人时,也说道:“她们连想也没有想到有时也应当把不受胎的原因归在受孕的参加者的另一方——男人身上。”[6](P421)生理上原本实际在场的男性,很长时间都被蒙昧的先民从观念上放逐在人类生殖王国之外。生殖观念上男性缺席必然伴随女性地位独尊,正体现出母系氏族时期女权的兴盛。如美拉尼西亚特罗布里恩德君岛的岛民提出的一种生育理论认为,女人涉入泻湖时祖先使她们怀孕——因为祖先的灵魂留在湖中不散。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无论是较早的母系氏族,还是后来的父系社会,族群的亲属关系是以母亲和子女的联系或者以父亲和子女的客观联系为基础的,这种联系并不一定像我们今天判断血缘关系那样,严格以两性的结合为标准。在这一特定的文化中,这些联系可能对父亲和母亲都是一样的,从中可以洞察人类早期的两性关系、婚姻状态以及道德观念等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王宪昭的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人类再生型洪水神话探析
下一条: ·[叶舒宪]中国的神话历史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