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传统纸扎──逐渐消失的生死符号
  作者:记者 王勇幸 马向新/撰文;记者 巢晓(除署名外)/摄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3 | 点击数:28618
 

 纸扎工艺,存活于灰色地带 

   纸扎一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是被禁绝,现在则属于灰色行业。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人采用了鲜花拜祭等更加环保、节约的方式,不过给先人烧纸制祭品的习俗并没有完全绝迹,在广州多条祭品、香烛集中的道路上,记者见到还是有不少纸扎出售。

  一位业者和记者介绍:“如果说这种先人用品完全是封建迷信那又不见得,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现代人通过这种方式给先人尽孝、寄哀思,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舒缓压力方式。”

  该业者从事香烛已经多年了,他回顾这几年相关管理部门的态度时总结说:“改革开放前管得最严,因为当时大家都不富裕,提倡勤俭办丧事是为了在世的人活得更好,现在大家都比较富裕了,买些纸扎品对家庭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在相关部门的管理比较少上街执法检查了,主要是出于消防安全的考虑,公共场合不允许烧,但如果是买回去自己烧基本是不会管的。”

  学者:寄托哀思合情合理即可

  民俗学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认为,从心理层面看,购买纸扎品是后人希望先人生活改变的一种做法,无论烧的是电视、汽车甚至美女,都是出于表达在生者对往生者的一点心意,今后的纸扎行业也应该会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工艺会做得更精美,而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使个人定制的纸扎做成工艺品,正如七夕供品那样,其实不少的七夕供品,也就是纸扎。另一方面,大众化的纸扎成品在广州本地也有市场,普罗大众在拜祭先人时主要选择的仍以成品为主。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胡慎之认为,世人所做的一切祭祀仪式,都是为了自己而已。各种哀悼的仪式、纪念的仪式以及在这些仪式上所使用的祭祀用品,都是为了给在生者以力量,更好地活着,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或者弥补对死者的愧疚感。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对先人思念的方式,烧纸扎用品的做法也很难一棍子以“封建迷信”打死,只要没有违法、没有违背道德的纪念方式,都应该是可行的。

  趋势:环保拜祭概念逐渐兴起

  光孝寺附近一香烛店的东主罗先生向记者介绍,清明并不是纸扎的高峰,销售量和平时相差无几,他介绍说:“公众拜祭场合不允许燃烧纸品,光孝寺今年也不开炉,所以清明这种节日以鲜花寄哀思为主。”

  罗先生告诉记者,冬天才是传统纸扎的旺季,他介绍说:“传统纸扎的销量并不大,整个广州每日可能销售量也就在10件以内,由于多数是定制的原因,所以多数是子孙在先人忌日烧给先人,并不集中在清明。冬天老人家比较难过,所以冬天的纸扎生意会好些。”

  即使是传统工艺纸扎手艺人很不愿意看到传统手艺失传,也有一些年轻人“搞搞新意思”想用新创意发扬这一边缘行业,但是毕竟文明拜祭是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市民采用了鲜花拜祭的方式,也影响到了纸扎行业的生意。

  记者在3月28日采访广州市火葬场时见到,来此拜祭先人的市民几乎人手一束鲜花,反而是香烛、纸品的少了很多,火葬场的工作人员表示,鉴于往年开放鲜花拜祭区光顾的人不多,今年本来打算是4月4日才开放鲜花拜祭区,但见到持鲜花的市民众多,于是“决定提前开放鲜花拜祭区”。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勇幸 马向新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除署名外)

【来源:信息时报 2009年4月1日>>C1-C3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2009年4月1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青田鼓词 走出“深闺”入耳来
下一条: ·倾听海草房里的历史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
·[刘铁梁]疾病、生死与民间信仰·[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郭立东]横滨中华义庄水子供养的初步调查与研究·“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在沪成功举办
·[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张小燕]纸扎在中国宗教文化中的演变脉络探析
·凤凰纸扎:篾骨纸裱的彩绘精灵·[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
·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
·[李牧]湖北英山地区的“生死异姓”现象及传说·[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