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郭于华:社会记忆与普通人的历史
——凤凰网文化视线第5期
  作者:郭于华 凤凰网文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27 | 点击数:15227
 

  我们概括一下合作化的历史,对于女性来说她们记住了哪些内容。很多女性首先提到的是身体的记忆,病痛,什么地方疼痛,得了什么病,什么时候怎么得的,病因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历程,这是她们记得非常清楚的。比如说要下地劳动,在某一个季节,冬天也要参加劳动,造梯田,她们非常辛苦,比男人的活还重,去平整土地,造田,一下下用铁锹拍田的边儿,因为梯田一层一层上去,要拍实了,拍好了,那都是黄土,一下下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她得了某种妇科疾病,她是记得很清楚。

  第二方面的记忆就是管一养孩子的记忆,这对女性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内容。她们在养育孩子的事上遇到了非常非常大的困难,或者说感受了极为深重的苦难。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生完孩子以后很短时间就下地劳动了,这个时候孩子怎么办?好一点儿的,他们叫老人照看。家里如果有已经老到可以不下地的老人,50、60岁还要下地呢,如果特别老了,不下地干活了,老人能帮你看看孩子。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娃娃照看娃娃,生的老大,还没有上学,但是5、6岁了,去看更小的娃娃。但是很多人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老人照看娃娃,也没有娃娃照看娃娃的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女性是非常非常痛苦的,她们只能干活之前用一个布袋把娃娃捆住,捆在腰那儿,然后在土炕上打一个木橛子,把绳拴在木橛子上,怕娃娃掉下来。她去干活了,那个地方全是山地,中间回不来吃饭,等到她下午下了工,回到家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娃娃哭,大人哭,娃娃浑身屎尿,饿得娃娃哭,母亲是什么心理?所以这方面的记忆她们是极为深刻,极为清晰,你能说这不是合作化的一个历史进程吗?当然是。

  还有一方面非常突出的记忆,就是关于食物的记忆。女性关于食物的记忆,那个年代是关于食物匮乏的记忆,是关于饥饿的记忆。因为按照性别分为,女性在家里是为全家人准备食物,做饭,当然也经历吃大锅饭,吃食堂的阶段,那个时候她们也记得清楚,一家打多少饭什么的。每天回来以后,食物很匮乏,好在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贫困地区,到今天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呢,所以60年代的时候本来就是贫困地区,没有抽调走什么粮食,本来就出不来粮食。再加上山里有一些野菜,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吃,玉米中间的棒打碎了,粉碎了,都吃。所以饥饿的记忆也非常清楚,而且女性当时的角色,你做了饭以后,要先让孩子吃、男人吃,因为男人是主要的劳动力,女性对饥饿的感受,她还有家庭的责任,所以这方面的记忆也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女性并不是不记得那段历史,也并不是不能讲述那段历史,只不过是不能用被正式认可的话语方式讲述,实际上她们有没有记忆?当然有,她们是在用生命感受那样一段历史,并且去记忆和表达那样一段历史。人们有时候说女性跟公共生活是分开的,女性是家庭的私人的领域当中,她们不进入公共生活,其实并不是隔绝于那样一段特殊的历史过程,也不是隔绝于公共性的感受,实际上她们是与之血肉交融,情感相继的。因为那样一个过程,毕竟极为深刻的影响了她们的生存状态,改变了她们的生存状态。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面对一个问题,她们今天讲述的时候,因为也没有什么主题,就是随便聊天,讲着讲着她们就会痛哭流涕,不难理解,因为她们经历的确实是一种非常深重的苦难。但是有的时候讲着讲着她们又很开心,哈哈乐,听的人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会说你们那会儿那么困难,又挨饿,又有病痛,孩子又遇到这么大的问题,你们怎么还挺高兴的?她们自己有时候也说是呀,回家还不知道有什么吃的呢,吃的还没有着落呢,还高兴,还乐呵呵的。我们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那种物质的极度匮乏,身体的极度痛苦,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理还反而有一种亢奋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要去洞悉所谓文明的治理,到底在普通人那儿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经过研究和分析就会有这样的发现,这样一个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其实对女性而言是一种被支配状态进入另一种被支配状态。也就是说她们原来是家庭的工具或者附属品,只不过现在变化了一点儿,现在变成了集体的或者国家的工具,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有些人会用一个词“妇女解放”,这也是我们官方经常用的词,说新中国前所未有的使妇女真正的解放了,因为她们从原来的家庭,族权,夫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了,她们有这么一个转变,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什么意义上的解放?即使她们自己说有解放的感觉,我依然不认为是一种解放,只是解放的幻象。

  凤凰网文化:我记得秦晖老师曾经有一个说法,他说新中国妇女的解放并不是妇女地位的提高,而是男人下降了和妇女同样地位的一个过程。

  郭于华:对,这个概括比较精辟。大家都知道中国根本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不仅仅是说男人的问题还是女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权利的问题。

  当事人讲确实解放了,因为这有很多事,比如说过去女的不能随便出来跟别人交往,就是传统时期,帝国时代也好,民国时代也好,说女人没事出来满村乱蹿不是什么好女人,好女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土改之后,农村里面要开很多会,老组织她们开会。一开会的时候全都得参加,尤其是刚刚土改那会儿,很多时候很多女的出来开会,还到外村开会,社会交往的空间会空前的扩大,包括跟男性的交往,这跟传统时代很不一样。在外村开会,有的时候回来晚了,男人还送她们回来。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确实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能不能用“解放”来概括,这是可以去探讨的,有这个感觉不一定是解放,你比原来出来了,比原来活动空间大了,比原来交往面大了,比原来跟男人交往更自由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解放?可能还得再看。

  比如说这个村子中,原来这个女性也不用名字,比如这个人在娘家叫李红珍,但是她嫁到这个村之后,就变成了谁谁谁的婆姨,没有人叫她名字。在陕北,没结婚的叫女子,结婚的叫婆姨,有了孩子之后就说谁谁谁的娘的,不是骂人,他们那儿就那么说,谁谁谁姐的,谁谁谁哥的。所以女人在村子里要不然就是谁谁谁的婆姨,要不然就是谁谁谁的娘的,很少用她们的名字。在集体化的时候必须用名字了,要计工分,要分配,所以你叫李红珍就叫李红珍,你叫张秀莲就叫张秀莲,这个时候她们也有一种感觉,说你看有人叫我名字了,我是我自己,我是有名字的人,我不再是谁谁谁的附属品,谁谁谁的家属,这可能也带来一些解放的感觉,这都可以理解。但是是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解放?这个要谨慎。

  再有,相对来说感到到一种公平,因为很多人在访谈的时候,说那会儿受得了?那么痛苦怎么忍受?他会说大家都一样,大家都是同样的,又不是我一个人受苦,大家都一样,大家在一起还能穷开心,这个时候他觉得可以忍受。

  人们不需要被“大国”,更不需要学“微笑”

  郭于华:最后,我想说关于普通人的历史权利和历史责任。我们说普通人,在追寻历史的真相,在进行历史反思当中是有权利,也是有责任的。很多人会说,包括我们的访谈对象都会说,你问我们这些事干什么,没有意思,他们说没有意思,而且还会说没有意义。言外之意就是说我这样的生存太可怜了,太卑微了,怎么可能成为有用的历史,或者成为你们关注的东西,他们自己就会这样说。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的历史是有价值的,是有力量的,是有分量的,而且也有这样讲述自己历史的权利,你会发现如果有人认真的倾听他们,去跟他们进行这样的交流,他们是有愿望来讲述的,不是像开始那样不太愿意讲述。而且我觉得普通人,特别是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很多农民妇女不识字,如果没有人倾听,她们也没有能力来记忆自己的历史。但是如果有能力的这些人,我们其实也有一种责任,应该去关注和讲述我们自己的记忆,我们自己的历史。因为人是历史的主体,但是在这儿,主体在今天还是一个消失的状态。有很多东西我们都是非常被动的,我们一直是一个“被”的大国。

  有张照片大家肯定熟悉,这是我们奥运会之前的礼仪小姐的培训。为什么要这样培训呢?礼仪小姐要有标准化的微笑,上面露四颗牙,下面露四颗牙,所以必须叼着筷子来练习微笑,我们已经到了连微笑都要去训练和培训的民族吗?所以可以知道主体是处在这样一种“被”的状态。

  我们为什么说苦难有一种力量,但是苦难有没有力量,取决于能不能进入历史,也就是说它被讲述出来,能够被记录下来,能够被我们思考。如果说苦难进入不了历史,尤其是普通人的苦难,真的是无足轻重,就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苦难只有进入了历史,它才能够具有历史的力量,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力量。同时,我们要揭示出苦难的社会根源,苦难的社会根源,不仅仅把这些苦难归结为个体,背后应该有社会了根源。如果我们挖出了社会根源,了解了是因为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或者制度造成的,苦难就不仅仅是个体的经历和感受,而是具有一种社会性的力量,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去除一些先赋性的,或者宿命论的一些谜兆。因为很多讲述者在讲述当中经常会说“我就命苦”,“都这样”,还常说“农民嘛”,“就这样吧”,“我认命吧”,“这是我的宿命”,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揭示苦难的社会根源,苦难就不再是这样的宿命,就会具有颠覆性的的力量,重构的力量,解放的力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概括一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历史,每个人的苦难都具有历史的重量,每个人的记忆都弥足珍贵,每个人的历史都不应该遗忘。

  今天就是这些内容,谢谢大家!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凤凰网 2011年12月15日 10:3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
下一条: ·刘宗迪:《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
·[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
·[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周阳]社会记忆视域下的“非遗”文化资本再生产
·[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