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郭于华:社会记忆与普通人的历史
——凤凰网文化视线第5期
  作者:郭于华 凤凰网文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27 | 点击数:15222
 

  河北保定的一个农民叫李红旗,这个哥们儿喜欢收藏,还挣了点儿钱,没事到古董市场去转悠,在古董市场就淘东西,有一次就淘到了五张烈士证书,是抗美援朝的烈士证书,在古董市场里,他就买下来了。买下来以后他老婆还埋怨他,说你看花钱买这个东西干什么?他当时买的时候想的是这个东西有收藏价值,到时候能卖更多的钱。后来他看了以后心里不是滋味,他说这些人都是为国家牺牲的,怎么烈士证书没有送达他们的家庭,没有送达他们的亲属,却反而出现在旧货市场上作为商品买卖?他经过一系列的思考以后就开始做一件事,自己往里搭钱,花了十年的时间按照证书的姓名大概的地点去寻找,寻找这些烈士的家人。他找到了四个,当时央视报道的时候他找到了三个,后来报道了以后又有很多人关注,连锁的帮忙,后来找到了四个,把这四位烈士证书送给他们的家人。他们家人在拿到烈士证书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生是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大家都知道,如果是烈属的话是会有很多政策的照顾,会有优待,可有些人没有享受到,所以家里人拿到这个烈士证书的时候真是痛哭嚎啕,把李红旗视作上苍派来了使者,他们的亲人终于魂归故里了,这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第二个例子,大家可能看到电影《集结号》。这个电影拍摄其实有一个原型,一位退休了的检查官,山西人,他在废品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大本,里面有84份没有发出的阵亡通知书,是1949年解放太原牺牲战士通知书,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也是千辛万苦的散尽家财的去帮这些人送达通知书,而且这个过程当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不只是经济上的困难,因为都很远,散布在全国各地,到一个地方需要当地部门的配合帮助,比如他到民政部门去,或者到哪些部门去了,这些部门的官员说这些东西早失效了。他非常不容易的为当中26位烈士找到了他们的亲人。

  第三个例子,是湖北的,也是一个老警察,他的家乡那儿有一个墓地,里面埋葬着很多人,但是他也是用自己的钱财,自己的休息时间,帮他们去要“身份”。

  中国人何以丢失了自己的历史?

  我们看到这样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我们会引起很多的联想。首先,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送达?这些通知书,这些烈士证为什么没有送达?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说无法送达,找不到,有困难。他们送达不了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在什么地方,在什么部门,在什么档案馆里面存档?没有。为什么流入旧货市场,流入了废品收购站?他们可能在这个国家的见证过程中,是千千万万死去人的一个,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视角来看,可能这些人微不足道,死的人很多。可是从每一个家庭,从他们亲人的角度来看,他们是这个家庭的唯一,是这个家庭的全部。那么我们就会问,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是这样?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了这样一系列的事件,当然这个人都是作为好人好事报道,我们在报道好人好事的同时是不是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当然了,我们也会想到,这些人,包括我们大家作为普普通通的人民,我们还要追问普通人的历史命运是什么?难道就像这些人一样在历史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我们在现实中会感觉到我们的命运确实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历史当中是没有声音的,是没有形象的。

  我们今天想谈的问题,我们想说的是人应该是历史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不能仅仅作为数字存在,应该作为主体来存在,所以这是我们很核心的命题。其实跟我们今天社会中很多人也关注的,比如说社会建设的问题,公民社会的问题,人当然也应该是社会当中的主体,而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性的存在,一个工具性的存在。

  作为后来者,我们需要了解和记住前人的经历,他们的功过,他们的是非,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我们需要知道这些,这些实际上有着不言而喻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我们天天都在说今天的好生活是前人牺牲、奉献换来了,但是我们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连他们做过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或者我们用一种扭曲的方式去记住,这实际上是一种忘恩负义。更为重要的是,我想说的是记忆是什么?记忆实际上是思想的源泉,是理性的源泉,我们之所以要记忆,是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记忆历史来明辨是非,我们需要以史为鉴,我们要知道,要了解,我们才能真正的明辨是非,以史为鉴,这是一个先决条件。

  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材料,记忆是思想的源流,如果没有这个社会记忆的话,思想的河流就会趋于干涸,就会中断,当然也谈不上有反思,有质疑,有批判,因为没有记忆的话,就不会有记忆历史的比较,不会有记忆历史的分析、辨析和判断。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记忆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

  记忆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忆和历史本身对权力是一种限制,对统治者有一种约束的作用。这一点大家不难理解,刚才我们几个还在谈,说为什么今天很多历史方面的研究,历史方面书籍的出版会遭遇到非常大的阻力,甚至比一些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书,但是很多历史题材的,去重新认识一段历史,重新去了解一段历史,去揭示历史逻辑的写作反而非常困难。我总是说历史具有一种力量,这是历史力量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就是这种制约,让他们产生恐惧。

  涂尔干说过这样一段话,“过去不是被保留下来的,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被重新建构”。其实我们今天的人来认知历史,来写历史,也是这样,今天对历史的一个重新建构,历史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已经现成的在那里呆着,等着我们大家去了解它,去熟悉它,而是说历史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但是这个建构的过程是由权力来控制的。我们说历史的重新建构依靠什么?依靠人们的记忆,但是记忆却是权力的产物,是治理的产物,决定什么被记录和什么被遗忘的是权力,就像奥威尔在《1984》当中说过的,“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现在和未来”,第二句话“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这样的一位作者,他在《1984》当中以一种近乎天才式的预言,描绘了这种集权主义所能够达到的,对于思想,对于心理,包括对于记忆的控制的极致,而对于记忆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权力技术之一。具体方式就是通过对社会记忆的消灭和对历史的篡改,奥威尔描述了在这样的国度中有一个部门就是专门来进行这样一个,对历史记录进行有计划的销毁--真理部。他原来就自己在真理部下面的一个部门工作,历史记录被有计划的销毁,各种报刊被不断的修改、重写,报刊都在修改、重写,这样的话使人产生执政者永远是正确的印象。所以奥威尔说“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一张不断刮干净重写的羊皮纸,以权治者们所希望的样子存在”。历史被修改了,而这种修改的痕迹又全被遮盖掉了,所以人们以为历史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样存在的。你可以知道权力和历史是这样的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遗忘和记忆扭曲是怎么发生的?

  郭于华:在历史和权力的关系下,其实我们不难理解遗忘怎么会发生。用大家常常说的话是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今天要向前看,或者向钱看,实际上这是有意识的让人们遗忘。还有一个说法叫不争论,什么事都搁置,实际上就是不去讨论,不去思考,那么这个遗忘是必然发生的。你搁在那里,没有人去想,没有人去思考,能不遗忘吗?还有一种说法,今天也有不少人研究知青的历史,研究知青的口述史,研究知青这样一代人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去劳动,今天大家在探讨知青话题的时候经常会用这样的概念,一个叫青春无悔,一个叫苦难是人生的财富。我听到这个“青春无悔”我就来火知道吗?那是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的生命啊。而且不止是一代人,他们的经历,对他们的后代都有很多的影响。我们不要只把眼睛看在成功人士身上,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很成功,比如成为领导人,当了大官,或者成为很成功的商人,成为很成功的学者,那是凤毛麟角。看看那一代人的苦难,有很多人生命历程完全是混乱的,该读书的时候没有书读,到农村去了,该成家的时候赶快补读书,补文凭,或者说去工作。本来到了年富力强,40多岁,正是家庭的栋梁,也应该是国家栋梁的时候,下岗了,整个生命历程都被打乱了,这么一代人岂止是一句“青春无悔”这么轻飘飘就可以概括吗?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如果苦难不被记住,如果苦难不被讲述,如果苦难没有进入历史,完全消失掉了,怎么能成为人生的财富?所以对这样的一些说法都需要重新来理解,重新来反思。

  这个当中也有一些扭曲的记忆,有些人说文革没有那么差,很多人也很开心,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也很有乐趣,实际上这个当中要从更大的宏观的结构来看,很多记忆发生扭曲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凤凰网 2011年12月15日 10:3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
下一条: ·刘宗迪:《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
·[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
·[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周阳]社会记忆视域下的“非遗”文化资本再生产
·[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