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车锡伦]读清末蒋玉真编《醒心宝卷》
——兼谈“宣讲”(圣谕、善书)与“宣卷”(宝卷)
  作者:车锡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28 | 点击数:13646
 

  [1] 参见拙文《中国宝卷概论·宝卷的分类》,《中国宝卷研究论集》,学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9-18页。

  [2] 在吴方言区,有些地方(如江苏靖江)也称做“佛头”、“讲经先生”,简称“先生”。

  [3] 此经未见传本。

  [4] “三友”指释迦佛、李老君、孔夫子,“四恩”是“一报天地盖载恩,二报日月普照恩,三报皇王水土恩,四报爹娘养育恩”。

  [5] 见《江苏靖江的做会讲经(调查报告)》,原载《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三期,修订后收入《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车锡伦自选集》,博扬文化事业公司2009年出版。按,《中国靖江宝卷》(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所收宝卷的整理本,已改作“圣谕”。

  [6] 参见拙文《明王海潮“五经会解”全套的发现》,载《藏书家》第13辑,齐鲁书社2008年1月出版。

  [7] 见光绪五年(1879)《靖江县志》卷二“寺观·光绪二年裁撤尼庵示”。

  [8] 见《宣讲拾遗》卷首载《钦定学政全书讲约事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章福记书局石印本。

  [9] 据清夏炘编《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清同治刊本。

  [10] 见《绘图宣讲集要》卷首载《钦定学政全书讲约百例》,民国上海锦章图书局石印本。

  [11] 见《抚吴公牍》卷三九“乡约等事行司饬学按月开报由”,清宣统元年(1909)南洋官书局石印本。

  [12] 见《宣讲拾遗》卷首载“宣讲圣谕规则”,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章福记书局石印本。

  [13] 见《宣讲拾遗》卷首载清同治十一年(1873)张岸登《宣讲拾遗序》。

  [14] 明代以来道教徒和民间教团人士编制的“善书”,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隲文》、《玉历至宝钞》等,以及假借神道(如关帝、吕祖、观世音等)“临坛宣化”、警世劝世的大量“鸾书”(又称“坛训”),从“劝善”的角度,它们与宣讲之善书相同;从内容和形式考察,应各有归属。

  [15] 参见拙文《中国宝卷新论》,《东亚人文》第一集,学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修订后收入《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车锡伦自选集》,台湾博扬文化事业公司2009年出版。

  [16]以上引文见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4、712页。

  [17] 见李世瑜《江浙诸省的宣卷》附载照片,《宝卷论集》,兰台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25页。

  [18] 如《东北地区古籍线装联合目录》“集部·戏曲类·宝卷之属”,收“宝卷六种,清抄本”,子目:《不孝而吝》、《听信妻言》、《讹诈吃亏》、《害人害己》、《雷击负心》、《骗贼巧报》,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6页。

  [19] 载《河南曲艺史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按,引文( )号内,除换算的公元年代外,均为原文所有。

  [c1]造字——“口+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千年《古兰经》手抄本申请立项建馆保护
下一条: ·少数民族古籍要抢救保护与传承并举
   相关链接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张润平 李才景]岷州宝卷存目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场域的文化流动与传承研究
·[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黄亚欣]宣卷艺人的职业化、半职业化与江南宣卷传承的自生性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郑土有 李亚棋]伊维德河西宝卷英译研究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
·[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的场域问题研究·[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
·[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黄亚欣]宣卷艺人班社在仪式活动中的功能阐释
·[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李婷宜]葫芦与花篮:韩湘子宝卷中的“法宝”意象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