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巫达]论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作者:巫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5 | 点击数:18043
 
 
看清楚了族群认同的建构性之后,费孝通先生继续思考产生民族的原因。他虽然清楚认识到被识别对象的主观认同的重要性,但仍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唯物论的角度指出经济力量是形成一个民族的强大力量。这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里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从而将民族看作一种上层建筑,是人们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这与他在上述表述中所坚持的主观认同遥相呼应。他关于经济力量决定民族形成的观点是这样说的:
 
仅仅有了共同区域也不能就说是一个民族。斯拉夫族在最古的时候就生活在同刚的区域上,但那时并没有形成俄罗斯民族。把这些人满足成一个民族必须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才行。这种力量就是经济力量(费孝通2006(1996):125)。
……
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是复杂的,但主要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汉族的农业经济是汉族凝聚力的来源(费孝通1989)。
 
从上面的经济力量决定民族形成的观点之外,费孝通先生特别看重历史记忆对人们建构新的认同的作用。例如,他对汉语“民族”这个词汇有精辟的解释,看到以下的这段论述,就会使人强烈感觉到费孝通先生动态的、整体性的历史观。“‘民族’概念是活的,不是死的” 这句话浅显易懂地表达了族群认同的动态性和可建构性:
 
从我国历史上看,中国人开始使用“民族”这个词汇,是在汉族人民反对清朝统治中国的时候。“民族”这个词可能是梁启超那批人从日本引进的。满清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的歧视和压迫,激起各族人民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民族尊严感,又在各民族共同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出现一个中华民族的概念。在我们的革命文献里,“民族”两个字实际上有两个用法。讲“中华民族”时包括了汉族、满族和其他几十个少数民族:讲具体民族时,指的是中国领土内部的几十个民族。洋人侵华的时候,我们各个民族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一致感到“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中华民族”,我们是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命运与共的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团结抗敌。尽管事实上 “中华民族”里的人们来源不同,居住地点不同,语言有差异,但是有共同的“所属”,即“我们”,在普通词汇里叫做“ 自己人”。因此,“民族”概念是活的,不是死的,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民族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费孝通2005)
 
在1989年发表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里面,费孝通先生例举了许多汉族融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融入汉族的事例。他特别举了梁漱溟先生对其蒙古族身份表述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蒙古人融合于汉族的具体例子见于梁漱溟先生最近出版的《问答录》。他说:“我家祖先与元朝皇帝同宗室,姓‘也先帖木耳’,蒙古族。元亡,宋代皇帝顺帝携皇室亲属逃回北方,即现在的蒙古,而我们这一家未走,留在河南汝阳,改汉姓梁。……说到种族血统,自元亡以后经过明清两代,历时500余年,不但旁人早不晓得我们是蒙古族,即自家人如不是有家谱记载也无从知道了。但几百年来与汉族通婚,不断融合两种不同的血统,自然是具有中间的气质的。”在看到这段话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梁先生的祖先是蒙古人,他并没有报过蒙古族,而安于自认及被认为汉族,但是有意思的是他这500年前的血统渊源还看成是他的“中间气质”的根源。可见民族意识是很深的。解放之后,原来已报汉族而后来改报蒙古族的人数还是不少的。(费孝通1989:16-17)
 
梁漱溟先生“没有报过蒙古族,而安于自认及被认为汉族”,后来却说出“我家祖先与元朝皇帝同宗室……”。关于梁漱溟的蒙古族身份的表述,可以用现代人类学族群理论的建构论去解释。正如保加利亚社会科学院人类学系察内娃(Ttaneva)教授所指出的:
 
建构论认为族群是纯粹的现代构建的结果,是一种适应策略。构建论认为民族是由国家、族群的精英们创造出来的,国家象征及对国家的忠诚是某一群体基于他们自己族群的利益而构建的,也就是说这种建构是有利于某一特定族群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民族性是被人们操纵的工具。然而实际上上述观点也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族群是文化认同的标志,不仅仅是被用来对某一目标的诉求,它与过去有联系,而被现代化理念组织化了。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应用这两种方法于经验研究中,它们实际上是统一的。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即民族性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而是具有思想主观性的。这一派以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为代表,他的《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是阐释构建论的最好例证,他认为族群是想象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共同体(察内娃2006)。
 
笔者曾经研究过的四川尔苏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出现强调尔苏人族群性和强调尔苏人属于藏族的两派。两派各自用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文化内容积极建构各自的认同。从而形成一个族群性群体内部的两种认同分歧的现象。后来国家把尔苏人划入藏族当中(巫达2005;2006a;2006b;2010)。尔苏人的情况,正好可以印证费孝通先生的族群认同建构思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史良昭]《赵氏孤儿》故事考辨与历史复原
下一条: ·[陈怀宇]赫尔德与中国近代美学
   相关链接
·[丁影影]族群认同视野下龙南客家香火龙的传承路径研究·[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李干]台湾泛文面族群文面文化复兴现象析论·[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
·[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张浩]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梁爽]新疆锡伯族的本土化与族群认同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赵旭东]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梁爽]锡伯族的图像叙事与历史记忆·[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墨磊宁]“民族识别”的分类学术与公共知识建构·[魏琳琳]蒙汉杂居区四胡演奏与族群认同研究
·[苏力]较真“差序格局”·[田兆元]创世神话图像景观的重塑
·[杨杰宏]音乐祭礼:族群艺术的身份再造与多重表述·[秦和平]“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
·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临终关怀,还能做什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