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伟明 李广超]华南少数民族妇女与社会生产劳动
  作者:陈伟明 李广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20 | 点击数:11362
 
(二)社会历史条件因素。华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才能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性别的重要角色,华南少数民族妇女已成为重要的劳动力构成,她们不仅必须承担家内繁琐的劳动,要与男性一道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这样才能保证地区民族生产有相对足够的劳动力,维持稳定的劳动生产效益。例如,广西隆林地区的壮族,由于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上生产技术落后,劳动力耗费很大,致使妇女也要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如犁田、锄田、耙田等。此外,她们还承担繁琐的家务劳动和纺织工作,采棉、缝制衣服、砍柴挑水都是她们的工作内容。男性劳动也有部分与妇女相同,修建房子、制作家私主要由男性承担。但比起妇女,他们更为休闲,傍晚可以在阳台聚坐闲谈,而妇女则需要继续从事纺纱、织布、刺绣等工作[50]。
(三)地区社会经济因素。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特点,也只能依靠妇女从事地区的社会生产劳动。如台湾澎湖地区,1901年1月,日本人在台湾田野调查的报告称:“澎湖有个谚语:澎湖女人台湾牛,这个谚语所指的是澎湖妇女操劳过甚。尤其八罩岛的状况更为严重。因为八罩岛的男人不是到台湾谋职,就是从事讨海工作,所以平时在家的男人极少。出门谋职者每年以八、九月起至第二年三、四月之间不在澎湖家中,所以凡是栽种耕耨、搬运重量的农作物,整理家事等工作,都由女人操作。”[51]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澎湖地区特殊的经济类型,其“以海为田,以鱼为粮,稻谷升斗,必仰给台郡。以地尽沙碛,海风甚厉,艰于播种,惟植高梁、麻豆,亦不足用,一遇凶歉,便致绝粒”[52],所以这里的经济主要依靠海洋捕捞业为主,陆上经济发展有较大局限。因此,男性劳动力出现过剩,只有对外输出,而本地经济惟有依靠妇女,负担起家内劳动以及有限度的社会经济活动。
(四)宗教因素。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一些华南少数民族可能基于某些宗教禁忌,而排除男性参加某些生产劳动的可能性,改由妇女承担责任。据民族田野调查,台湾泰雅族人认为男人种麻不仅会使所种之树难以生长,而且会使种麻的男人外出狩猎时发生危险,因此男子不参加种麻生产,只参加麻田锄草工作。麻树种植收获全部由妇女主持承担[53]。华南少数民族地区原始宗教盛行,在社会生产劳动中,有关宗教上的性别禁忌也自觉不自觉地提高了妇女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的地位。这方面的因素,还可以作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综上所述,历史上华南少数民族妇女在民族社会生产劳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地位,这对华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4][19][27][36][43] 嘉庆广西通志·列传:卷二百七十九[Z].
[2] 永乐大典·古藤志:卷二千三百三十九[Z].
[3][21] 南越五王传及其它七种[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46;56.
[5][32][33][34][35] 傅恒.皇清职贡图:卷四[M].沈阳:辽沈书社,1991:359;359;381;423;429.
[6] 张庆长.黎歧纪闻[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92:118.
[7] 郁永河.番境补遗[Z].
[8] 中国地方志集成·海南府县志辑[Z].上海:上海书店,2001:126.
[9]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88.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七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54.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196.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北郊汉墓[J],考古,1985,(3).
[13] 刘恂.岭表录异:上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8.
[14]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Z].丛书集成初编本.
[15] 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Z].丛书集成初编本.
[16][20][29][41][46] 李露露.热带雨林的开拓者——海南黎寨调查纪实[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64;125;125;32-33;48-50.
[17][45] 黄叔璥.台海使槎録:卷五[Z].丛书集成初编本.
[18][40]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M].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94:17;17.
[22]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Z].丛书集成初编本.
[23][24]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Z].丛书集成初编本.
[25] 沈曰霖.粤西琐记[Z].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
[26] 王象之.舆地纪胜[Z].
[28] 傅恒.皇清职贡图:卷三[M].沈阳:辽沈书社,1991:283.
[30]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佚文[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54.
[31] 嘉庆广西通志·舆地:卷八十七[Z].
[37][42] 吴震方.岭南杂记[Z].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38][47] 任国荣.广西瑶山两月观察日记[A].亚洲民族考古丛刊:第二辑[C].台北:南天书局,1978:14;56-63.
[39][50]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30;162.
[44] 顾山介.海槎余录[A].国朝典故:一百零五卷[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109.
[48] 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十[Z].丛书集成初编本.
[49] 释继洪.岭南卫生方:上卷[Z].
[51] [日]伊能嘉矩.台湾踏查日记[M].杨南郡译注,台湾:远流出版社,1996:529.
[52] 黄叔璥.台海使槎録:卷一[Z].丛书集成初编本.
[53] 石磊.泰雅族南澳群的纺织工作[J].民族研究所集刊,1964,(17).
 
作者简介:陈伟明(1957-),男,福建永春人,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广超(1966-),男,广东吴州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4期第110~115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郭家骥]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下一条: ·[吕俊彪]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困境与出路
   相关链接
·陈春声:《信仰与秩序:明清粤东与台湾民间神明崇拜研究》·[李华伟]论民间信仰研究的“华北模式”
·[法] 劳格文:《华南民俗志》·[赵世瑜]我与“华南学派”
·[朱和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现代建构·[谭万霞]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妇女法律地位论析
·[方素梅 杜娜 杜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岳天明 郝世亮]浅论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及其时代性挑战
·[程美宝]国家如何“逃离”:中国“民间”社会的悖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