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北京郊区满族的风俗画和断代史
——评《北京郊区的满族》
  作者:步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8-12 | 点击数:15230
 
 
 《北京郊区的满族》并不局限于往事的回忆,在记叙见闻的同时,对许多有关问题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学术上的研究。有的是一、二句点评式的议论,看似漫不经心,实际是有的放矢的“点睛之笔”,点明和深化所叙事物的思想意义;有的则是从一点生发开去,长篇大论地从学术方面进行精确的考试和深入地研究。虽然作者的某些观点不无商榷之处,但绝大部分是立得起、站得住、能够使人信服的。其中不乏新颖、独到、精辟的见解。
 文中多处引证有关史料,与所论述的事物相印证。如引《辽史·语解》中“窝斯”为契丹语“大力”之意,以证“北方农村,特别是西山农村语言”混有多数契丹、女真词汇。所论极为精辟。文中引证的文、史书籍颇多,如:《金史》、《柳边纪略》、《柳南续笔》、《黑龙江外记》、《东华录》、《庸庵文集》、《辍耕录》等,以史料印证、使作品言之有据,反过来,又用确凿的事实,为这些文史书籍做了注释、补充和匡正。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作品中多处与《红楼梦》相资证,对《红楼梦》中的一些风俗、丫环的取名、称人法、骂人法、难解的词汇,等等,都在京郊满族中找到了“依据”,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证明《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生活是满族的或带有浓郁的满族色彩。作品中还通过作者一个同族的前辈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话:“从时间上讲,曹雪芹身上的满洲血,也许比你和我身上的要多而且纯吧!你想是不是?”
 ……这些,对红学研究大概不无启迪和帮助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最有说服力的直接材料,对历史现象高度综合,发现和探新的课题。对这些前此无人涉足的新的研究领域,作者能廓清迷雾,探幽发微,独抒己见,论断立说。
 如对散居满族的论述。他们的来源:“实际上就是营房中满族之外移者”。他们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介乎城中满族和外三营满族之间。就风俗、习惯来说似乎更接近城里,这大约是搬出来的年代久了,又离城较近的关系。就性格来说,则纯朴之风尚存,而倔强之性已改,这大约是数十年民族压迫和生活折磨所造成的。但在无人处见到同族人,他们还是真情毕露”,虽有些闪烁其辞处,但结论是肯定的,也是精当的。
 再有对园寝满族的汉化过程的论述。文中列了二个表:
汉人→汉军→内府包衣→王府佐领下包衣→
园寝苏拉与附近农村习俗的混合→农村习俗
化简:汉俗→满俗→满俗与农村汉俗混合→农村汉俗
 进而得出结论:“他们经过了一个先满洲化,然后又汉化的过程。但其结果绝不是又恢复原先的汉俗,而是形成了一个非汉、非满、非城、非乡的杂乱的风俗”、“这时他们正处在满俗与农村汉俗混合的时代”,而这种“由汉而满,由满而汉绝不是返本还原,而是一个极端曲折、复杂、痛苦的过程”。这些论述,确是真知灼见。
 文中在对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的风俗是否都已被汉族同化问题,作者经过“细心调查”以“北安河村”中“一般农村所没有的特点”,如:“怪姓”、“小名+Sa”、“佛坛上的怪字”、“特异的语言”、“勇悍”、“抢婚”的具体事例,并同有关资料如《辽史》等相印证,而得出结论:北京郊区除去汉族满化、满族汉化之外,应该还有个其他少数民族化的问题。可谓远见卓识,独具慧眼。而这些来自生活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文中对营房中的语言也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和研究。并列出了“外三营语汇一览表”,把营房常用的148个语汇标明其“一般写法”、“营房中说法”、“满语”、“满汉混合语”。认为“外三营保持的语言、语汇,我以为应代表乾隆年间北京的现状,要比后来北京城中纯粹得多”、“有变化也不大”……这些翔实的资料、精辟的见解,对满语、北京语、满语对汉语贡献等的研究,都很有参考价值。
 此外,对“萨满变香头”的记述和研究,迄今为止,也是独此一家。
 综上述,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京郊区的满族》在许多方面起到了率先作用,开拓了“满族学”的新视野、新领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上一条: ·[孙建功]“鸡叫城”沉城之说 与吴文化的关系
下一条: ·[高雅]“满族萨满神话”:不是一个人的守望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
·[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
·[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施立学 李丹]乌拉街满族文化视域下的东北乡村振兴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