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4-06 | 点击数:11502
 

 

  三、“实现我们人人憧憬的未来”:将文化纳入2015年后发展框架

  根据2010年联大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全体会议的成果文件,联合国秘书长与所有利益攸关方反复磋商后,于2011年9月成立联合国系统任务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以支持联合国全系统进入2015年后议程的全面准备工作,并指定经社部和开发计划署共同主持。工作组聚集了来自五十多个联合国实体和国际组织的众多高级专家,为2015年后的磋商进程提供全系统支持,包括分析性投入、专业咨询和外展活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工作组很快便受托于教科文组织,围绕如何将文化纳入2015后发展议程开展研究,并于2012年5月完成专题分析报告《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和推动力》。该报告分为六部分,前有研究背景和主要结论,后有具体建议。正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为“文化驱动可持续发展”“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超越2015,挖掘文化的发展潜能”及“将文化纳入发展议程的准则性框架”,而结论正是报告标题所昭示的两个关键词——文化作为驱动力和推动力。这份报告尽管篇幅简短,但证据和事实充分:其所依据的是全球文化部门十年间的统计数字、指标和数据以及业务活动,加上若干具体实例,步步推导,为文化进入联合国发展议程立下汗马功劳。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五方面:(1)将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除了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经济资源外,还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的包容性发展方法;(2)文化是一个横向和跨领域的问题,因此影响到发展的所有方面;(3)考虑到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对过程和结果给予应有的关注;(4)2015年后议程还应确认文化作为一个部门,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作出的具体贡献,尤其体现在减贫、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方面;(5)将文化纳入2015年后议程,须采用一个准则性框架,以统摄目标、定义、机制、工具、监测及评价机制,重在过程和结果。

  最后,基于文化对可持续发展业已作出诸多贡献的事实和可能性空间,报告就今后可采取的方向性措施提供了四点具体建议,并给出了示意图说明。第一,将文化融入治理。将文化整合到发展的概念、测量和实践中,以促进包容的、公平的和可持续的发展。第二,借鉴既有经验。文化部门对经济发展和减贫做出贡献,支持可持续的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机构和以文化为基础的城市振兴,创造体面工作机会、带动地方发展和培育创业精神,为此构建强有力的经济分部门;同时,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还须考虑保护文化资产,因其通常脆弱且不可再生。第三,利用地方知识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将传统知识和传统实践纳入可持续环境规划,寻求传统环境实践与高技术之间的协合增效作用。第四,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凝聚力。促进文化间对话,从而利用社会凝聚力,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还可利用艺术的潜力,促进社会凝聚力和发展创业精神,特别是在青年人中,以及在冲突后和灾后局势中。此外,报告还充分肯定了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作用:如制度化建设,相继出台七部文化公约,以及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转让等全球普遍关切,有利于在社区、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形成一体化行动的合作伙伴关系。

  2012年6月,工作组将其编写的另一份报告《实现我们人人憧憬的未来》转呈给了秘书长。除讨论传统三大发展领域的关键问题和严峻挑战外,工作组再次从发展的整体观重申了上一份报告的主旨,特别是其中专门针对“文化因素”形成了一系列分析性意见,阐扬文化之于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里归总如下:

  2015年后议程应侧重于有效管理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制度,确保普遍覆盖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最贫困群体(第68段);促进公平变革,确保人们能够和平地选择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实现充分参与和赋权。社区和个人必须能够创造和实践自己的文化,并在不受胁迫的情况下享受他人的文化。这就尤其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培育文化机构,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第71段);在所有这些领域,技术转让、能力建设和国际合作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持续的、高质量的、保有存续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社会发展原则”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78段);和平文化与宽容文化以及国家能力建设以确保和平与安全对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所谓的“脆弱国家”(第90段)。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工作组在其不乏犀利的措辞中指出“,一切照旧”不能成为一种选择,必须进行“变革”,同时走向全面的包容性。这份报告便是为三年后联合国峰会通过《2030年议程》而准备的核心成果文件之一,其高声呼吁的“变革”二字也醒目地成为新议程标题的关键词。

  此外,尚需强调的是,工作组完成的两份报告后来对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失时机地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以对接《2030年议程》均有至关重要的接榫价值。在上述评估意见中,有两条线索值得重点关注:一是抓住了“人的发展”这个聚焦点,二是为文化横向切入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埋下了关键性“伏笔”。借用第一份报告标题中并列的两对主词——“A Driver and An Enabler”——也再恰当不过,第一份可视为驱动程序,第二份便是启动程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
下一条: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相关链接
·[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杜韵红]以村为馆: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