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施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9-25 | 点击数:20721
 

  四、分道扬镳的两种保护观

  无论是WIPO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还是UNESC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汉语表述中均使用了“保护”一词,这让许多学者误以为两者的保护理念是一致的。但在英语表述中,这是两种差异明显的“保护”:民间文艺著作权保护是基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英文表述为Protection,倾向于守护、防卫,使某物免受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基于对“人类共同遗产”的保护,英文表述为Safeguarding,倾向于维护、预防,使某物免遭毁坏。

  但无论哪种保护,WIPO与UNESCO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理念是基本一致的:“承认土著人民、当地社区和民族/受益人的文化遗产具有固有价值,包括社会、文化、精神、经济、科学、思想、商业和教育价值。”*不同的是,WIPO的相关讨论主要由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专家主导推进,而UNESCO的相关讨论主要由一批杰出的民俗学者和人类学者主导推进(比如芬兰著名民俗学家劳里·航柯就在UNESCO的文件起草中做了大量工作)。两者对于民间文艺作品的保护理念有明显分歧。

  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总干事顾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处负责人爱川纪子作为主要当事人之一,在一份有关教科文组织文化政策的回顾文献中说:“早在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布之后的第二年(按:也即在玻利维亚政府建议《世界版权公约》增加民间知识保护条款之后),教科文组织就开始着手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当时在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观念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作为知识产权的财产来保护,一是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教科文组织试图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综合两方面的观点建立一个统一的保护制度,然而,这两派观点经过了13年的辩论,最终的结果是无法融合。1985年,教科文组织决定放弃知识产权角度的保护话题,此类问题交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处理,与此相反,教科文组织把工作焦点放在如何对那些有可能迅速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的问题上。”*

  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巴莫曲布嫫对此评价说:“这场在‘民俗与版权’之间左右颉颃、进退两难的立法努力,可以概括为历时长久、人力物力耗散巨大、辩论不断,而且收效甚微、影响不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建议案》明智地强调了民俗保护的积极方面,比如以适当的方法维护和传播民俗;同时避开了消极方面,如‘知识产权’及其运用中的棘手问题。其结果是将民俗保护与知识产权问题加以分别对待的取向日益清晰起来,以期绕开长期的困扰和最后出现的僵局,在将来的行动计划中从方法上改善工作途径,在理论基石与预期的操作结果之间厘清观念上的认识,形成内在统一的解决方案。”*

  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或者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上,分道扬镳之后的WIPO和UNESCO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政府间委员会”,前者叫“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后者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两者英文缩写都是IGC。所不同的是,两者分手之后,各自遭遇了完全不同的命运。WIPO政府间委员会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推进得极为艰难,从2001年第1次会议至2017年第34次会议就一直争论不休,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歧越来越严重,问题越来越多,事情越搅越复杂,甚至可用一筹莫展来形容其工作进度。而摆脱了知识产权羁绊的UNESCO政府间委员会从2006年第1次会议至2017年第12次会议,在推进实施《公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吸引了越来越多民族国家的参与,截至2017年9月已经达到175个缔约国,可谓高歌猛进。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就开始关切经济欠发达国家及其土著居民关于文化主权与身份认同方面的精神诉求及其知识产权诉求,确认了“每种文化都具有尊严和价值,必须予以尊重和保存”(《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UNESCO第14届会议通过,1966年)的基本原则,并逐渐由此形成了一套“政治正确”的国际政治话语体系。但是,国际政治本身就是个矛盾统一体,正如安德明所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而言,亚文化民族或群体保护传统文化的动机中包含的知识产权诉求,实际上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在这些民族或群体的文化中的渗透。‘知识产权同占有欲及个人主义思想体系,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性,是属于西方文化的范畴。’民族精神的独立要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普遍渗透,就这样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成了第三世界国家一种无奈的选择。”*

  政治很正确,可事实却很残酷,自从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的《班吉协定》发布以来,“至今没有获得任何关于其条款实际效果的信息”*。非洲欠发达国家立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40多年来,并没有因此从发达国家得到丝毫利益回报。在世界知识版权会议上被提及的相关案例,几乎都是发生在非洲本土本国境内的土著居民与文化公司之间的纠纷。1999年,旧版《班吉协定》中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款被删除,确立了新的保护理念,着重强调尊重民间文学艺术持有人的“精神权利”,这实际上等于正逐步向UNESCO的保护理念靠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周林]加快制订“民间文艺”版权条例
下一条: ·[李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新论
   相关链接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