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国家的与超越国家的民俗学:对象与视野
  作者:周星 程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03 | 点击数:7535
 

  五、民俗学的理论应该如何生成?

  程鹏:许多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经常是用人类学的理论来研究民俗事象。有时候讨论民俗学发展自身理论的问题,又可能会谈到借助其他国家的民俗学或是借助其他学科,采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您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周星:这其实是个老话题,总认为有现成的某个或某些理论我们不知道,我们找到它,把它发现了拿来用就好了,这个想法可能有点问题。我个人认为,理论还是要从中国土壤中长出来,中国学者一代代积淀的那些资料、那些研究,哪怕这些研究开始时没有理论也没关系,哪怕是最简单的归纳法,也能多少有点理论方面的作为。举个例子,我在陕西研究花馍,调查后写了篇论文,我描述了很多,但坚持不马上援引莫斯的礼物论和馈赠理论。我当然知道有这样的理论,问题是我一旦援用它,就等于给它“投降”了,我从自己的田野中生产出理论的可能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当然要学习其他学界前辈的理论,但我在做田野的时候,总想尽量地从自己的观察和研究中归纳出自己的概念,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在调查中我发现,为什么我调查花馍那个村子里,人们包的饺子那么小呢?举行一个婚宴,那么多人来,吃饭时特意把饺子包得那么小。那手工得要多少?然后就发现,虽然这仍是一个馈赠、交换或是一个节日或婚礼上的迎来送往与款待,你给我行礼,我招待你,是人际关系的互动,可待客的饺子那么小,却是有一个情感在里面,它制作繁琐,很费手工,但却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地表达了对客人的那种情意。可见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换价值就可以判断的。问题是这一部分我还没能归纳出自己的概念,我把论文写完发表了,但没有使用那个馈赠理论,为自己留下了基于自己田野再去理论解释的的余地。并不是说莫斯的理论不好、不对、不重要,而是说我不想那么简单地就“投降”了,我这个研究不能只是给他人的理论做一个注解,那个理论已经伟大到不需要再多一个注解。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我的田野能不能产生出自己的概念。当然,最为理想的状态,是从自己的田野或资料里提炼出理论,而不是总去寻找现有的理论资源。

  在爱知大学,我对自己指导的博士生的要求就是,你的研究一定要有三五个自己的关键词,你可以使用别人的理论,但你一定得有几个自己的关键词,因为那里面内涵着一些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否则,博士论文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六、把涉及民俗文化的国家政策纳入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程鹏:我梳理您的研究成果,从中提炼出一组关键词:国家与民俗。您很多时候都会从这样的视角进行思考,是不是也与您的其他学科背景有关?

  周星:我并不是要站在国家的角度或为了国家作研究,我反而是想把国家客体化、对象化。民俗学家容易成为国家的学者,很多民俗学家几乎就是国家公职人员,做学问的同时也替国家说话。恰恰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国家与民俗之间的关系,研究民俗文化时,要同时把国家也看作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对象,这样你才能尽量保持客观性。我当然承认学者是有国籍的,学者也应该爱国,可是从学术上,还是要把它看做一个研究对象,而不是理所当然要去服从、服务的对象。把国家这个因素引进民俗学的视野,是说我们在观察民俗文化的时候,应该意识到它的存在及其意义。用高丙中教授的话说,就是“国家的在场”。我们经常天然地就会替国家说话,但这会影响我们客观地观察和判断,会妨碍我们对民俗文化现象做冷静、科学的研究。国家和民俗的关系如此密切,作为民俗学家常常需要站在这个框架之外来看问题。有时候,我会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就留在日本了,原来我是希望自己能够在那个框架之外,冷静地反观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如果这样,我就更能说服自己,不是逃避,反倒是更加密切的关注,但跳出来看是很需要的。费先生曾经说过,对本土文化的研究、家乡研究的困难往往就在于你跳不出来。跳不出来,你就是里面的一部分,你和它浑然一体,就很难研究它。在方法论上跳出来是很重要的。相反,人类学的异文化研究,其方法论的困难是你进不去,因为你要学语言,要在当地介入社会关系等等。我们民俗学的很多研究没有跳出来,往往没有意识到民俗是和国家有关的。这么说,是希望同行们能够意识到民俗文化并不存在于世外桃源,它是一个国家社会文化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你很难把它切割出来单独欣赏或者拔高它;它并不像民俗学家们经常有意无意地所描绘或讴歌的那么浪漫、那么纯洁、那么本真,而是充满变化、充满矛盾和冲突、充满张力,不断处在国家权力体系的影响之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刘晓】

上一条: ·李向平谈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
下一条: ·田仲一成谈战后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
·[杜小钰]试论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美学内涵·[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齐心协力保护非裔活态遗产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Panas Karampampas]希腊财政紧缩政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
·[张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语言能力·[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文明
·[肖博文]使力、乏力与借力:国家文化治理的半正式运作·[蒋亭亭]梁山水浒人物传说传承与传播的影响因素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