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施立学:三角龙湾等地名源自伏羲龙文化
  作者:记者 尹丛丛   摄影/图:盛雪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6 | 点击数:15113
 

  东北龙文化

  秃尾巴老李和张木匠

  东北风俗皆有龙元素

  长白山蕴含伏羲龙文化

  东北龙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长白山文化、东北风俗,还是东北的民间传说中,都存在对龙文化的崇拜。

  秃尾巴老李和张木匠

  龙在大多数传说中都十分的神秘,但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它们却或多或少地带着点东北人的人情味。施立学这样讲述,“在东北的民间传说中,龙的形象有两种,分别叫做秃尾巴老李和张木匠。”

  秃尾巴老李并非龙所生,他的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村民。老李一出生便长着尾巴,样子看起来十分怪,他的父亲自然不喜欢,在某天用菜刀砍掉了他的尾巴,老李在疼痛之下,跃入了黑龙江,化身为龙。老李十分顽皮,有时作点祸,下点冰雹,但他胆子却不大,一看见砍掉其尾巴的菜刀,便逃之夭夭。

  还有一条龙是比鲁班手艺还巧的张木匠,传说中,张木匠被请去修龙宫。由于跟龙子龙孙混熟了,一日他也变成一条金翅金鳞的五爪金龙跃上天空,去行云布雨。却没想到一不小心,打天上掉了下来,被乡亲们看到。六月天,乡亲们又搭芦席龙棚,又是浇水救助,让张木匠终于在一个雨雾天乘云复归东海。

  东北风俗皆有龙元素

  有这两个传说打底,龙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东北的传统风俗中。从正月十五闹元宵,龙灯漫舞长街,到正月二十五龙凤日,家家户户引龙入仓,再到二月二的龙抬头,都有龙的身影。

  据施立学介绍,“二月二龙抬头有洒龙道与宰龙尾的习俗,这是关东一种古老而隆重的祭祀活动。”二月二这天,人们老早就起来,在日出前,男人们用小簸箕装满草木灰,从水缸底下一直洒到井台,谓之“龙道”。洒完龙道,恰值红日东升,再打桶水,不回头不说话,倒在水缸里,谓之“引龙入室”。

  又因为秃尾巴老李没有尾巴,为了让老李保佑这里风调雨顺,善良的关东妇女还要做穿龙尾的工作把秫秸杆剪成一段段,每段中间缠上各色花布,颜色越鲜艳越好,底下拴有布条穗,将其挂在窗钩或幔杆上,还有的戴在小孩的衣襟上,认为只有这样,入室之龙才能保证一家平安如意。

  除此之外,在二月二这天里,东北还有许多关于龙的风俗:妇女忌针凿恐剌龙目;忌铡草喂牲口,怕铡草伤了龙头;龙抬头有大吉大利之意,民间多于此日为小男孩剃头,俗称“剃龙头”等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搜狐-城市晚报 2012年01月16日01:5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丕琢:布老虎的传说及传统习俗
下一条: ·关东文化讲坛聚焦小年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颐和园非遗插花展区 “花团锦簇、龙凤呈祥”·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
·[徐金龙 韩莹莹]快手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传播·[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