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贾登勋]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研究
  作者:贾登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6 | 点击数:10579
 
《新疆青年》(维文)1982年第11期发表的《新疆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森林法》有这样的内容:从南疆的昆仑山北麓的古国——鄯鄯(现叫楼兰)王国古地出土了在公元三世纪的用当时的国语卢文记载的森林法,其中规定“不论是谁都严禁随意砍伐树木。对于砍伐有根的树木者,罚一匹马;森林在生长期禁止砍伐,违者罚一头牛”。有关保护森林、重视造林、造园的谚语在维吾尔民族里是很多的。例如:“有园林的人,就是有靠山的人”,“没有树林、果园的农民和富人,不算是真正的农民和富人”等等。维吾尔民族在哪里安家落户,首先要在那里周围植树造林,甚至在墓地上也种树养花,祝愿亡者的灵魂像树一样常青。没有特殊的情况,他们不砍折生长着的树木,也不让动物破坏,因而维吾尔民族建造的绿洲植被特别茂密。维吾尔民族的自然观点把有关的动物看作图腾,因此维吾尔族不论为消费或为取得经济利益,从来不随心所欲地大量捕猎动物,对自己的牲畜也不使其肚子挨饿或鞭打折磨。维吾尔族人一般也不会毫无根据地憎恨猛兽禽和无益的动物,因为他们知道猛兽吃病老的动物,改良其品种,提高其素质。总之,维吾尔族人认为人类和动物之间从来有密切关系,降临到动物身上的任何危险和灾难,同样会落到人类头上;假如全体动物死光,那时人类在精神方面就会感到非常孤独。所以,他们将关心和保护动物的习俗提升到民族传统意识[10]。
西南少数民族是非常重视对鸟类和各种动物的保护。在云南鹤庆县西山一带的白族中,流传着一个“祭鸟节”。每年清明前后,人们身着盛装,吹着唢呐集中到山野草坪,先由一位长者在乐器伴奏下唱歌,赞颂鸟类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接着人们踏歌而行,边行边把食物撤在草坪上供鸟类抢食。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也同蒙古族一样,在古代就有禁止猎取和食用他们所崇拜的作为图腾的动物的习俗。
2.2.2水资源利用
西南地区虽然多为山区,但在许多地方,人们有一种充满自豪感的说法“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哈尼族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山坡上修筑梯田,从山脚到山顶,上下可以垒叠数百层。这么高的地方水从哪里来?哈尼族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以他们特有的方法将高山密林中凹潭和溪流的水引入盘山而下的水沟,水沟迂回曲折流经层层梯田。每块梯田根据其面积规定的用水量,然后通过一个木槽,十分巧妙地将水引入田中。正因为有了梯田和水,才把大片的山区变成了盛产谷米的良田。凡到过哈尼族山寨的人,都会为哈尼族人民的这一独特创造赞赏不已[11]。
2.2.3轮休制度
自然资源是人们的生存之本,为了保持自己和后代人的生存基础,西南少数民族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其中典型的是轮耕制度和牧草轮休制度。一般观念认为“刀耕火种”是破坏环境资源的落后的耕作方式,但是有的学者经过细致的考察,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发现了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的轮休制度:他们的“刀耕火种”也并非某些人想像的那样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凡进行“刀耕火种”的地方,都要将其土地划为若干片(一般是1~20片),在这些分为片的土地上,有的是耕种一年后即让该片土地轮歇;有的是耕种2~3年但轮种不同的作物后让该片土地轮歇。而在轮歇抛荒的土地上,人们又种上速生树木或经济林木。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土地资源的良性循环,也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生长。由此可以看出,“刀耕火种”并不是没有节制地将山林砍光烧光,也不是没有止境地向大自然掠夺索取,其中包含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冷静理智[12]。
西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调整,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首先是对牧草的利用和保护。在实践中,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总结出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例如居住在云南红河沿岸的哈尼族、傣族,有的村寨分为上村和下村两个部分。许多人家上村有一个家,下村也有一个家。夏季,他们把牲畜赶到海拔高的上村放牧;冬季,则回到海拔低的下村放牧。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牲畜的饲料问题,另一方面轮歇放牧有利于牧草的再生。以上所属各少数民族的利于环境保护的传统习惯具有实践性、鲜活性、习惯法等,使我们加强西部环境保护过程中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制度储备。
 
3.研究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的价值
 
3.1研究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保护意识是文明发展的需要
人类历史一再表明,一个文明的兴起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每一个文明的衰落和消亡,也必然缘起于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世界上文明古国的盛衰即为明证。中华文明独存于世,与其统治者思想中的宏深的生态智慧紧密相关。我国西部民族聚居区,大多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少,即使与中央王朝世代联系的藏族同胞也不例外。因为西部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一直践履其生存智慧,所以保证了其自身的生存环境免罹危困之灾,尽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西部民族区域自古是一个自满自洽的自然—人文体系,近代以来屡遭破坏,这也是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后对西部的影响之一,因为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而资源的储备地又首推西部地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毕跃光]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村落家族的复兴及原因
下一条: ·[李丽芳]民族文化原传介质与艺术传播
   相关链接
·[孟和套格套]社会民俗与生态环境变迁的个案研究·传统工艺 VS 环境保护
·北京正研究烟花禁放写入污染应急方案·持续雾霾,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该何去何从?
·雾霾之下重启春节禁放?·手工民俗产品市场难觅 专家建议回归生活性保护
·北京连续雾霾天引发鞭炮禁放讨论·[讲座]雅卡马印第安人的口头传统及其在促进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中国社科院11月6日下午)
·[白莉/熊寒喁]论民俗事象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的“两难”必须解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