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锡诚]钟馗论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6 | 点击数:30729
 

  与张说、刘禹锡的“表”说同一件事的,还有生活于晚唐的周繇所写的《梦舞钟馗赋》。此赋对钟馗形象的描写,其细腻生动,远在此二“表”和上述敦煌愿文之上:

  ……扃禁闼兮闲羽卫,虚寝殿兮阒嫔嫱。虎魄枕欹,象榻透荧荧之影;鰕须帘卷,鱼灯摇闪闪之光。圣魂惝恍以方寐,怪状朦胧而遽至。石聿(^)石兀(^)标众,幽页(^)类特异。奋长髯于阔臆,斜领全开;搔短发于圆颅,危冠欲坠。顾视才定,趋跄忽前。不待乎调凤管,拨鸾弦,曳蓝衫而飒纚,挥竹简以蹁躚,顿趾而虎跳幽谷,昂头而龙跃深渊。或呀口而扬音,或蹲身而节拍。震雕栱以将落,跃瑶阶而欲折。万灵沮气以忄章(^)惶。一鬼傍随而奋踯。烟云忽起,难留舞罢之姿;雨雹交驰,旋失去来之迹。睿想才寤,清宵已阑。祛沉疴而顿愈,痒御体以犹寒。对真妃言寤寐之祥,六宫皆贺。诏道子写婆裟之状,百辟咸观。彼号伊祁,亦名郁垒,傩祆于凝冱之末,驱厉于发生之始。岂如呈妙舞兮荐梦,明君康宁兮福履。[14]

  傩舞或巫舞,是行傩祭或做巫事时不可或缺的通神仪式。周繇所描写的,虽然是唐明皇梦钟馗捉鬼的一段轶事,却实在是一幅“圣鬼”钟馗驱邪仪式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着动感的、活生生的钟馗。钟馗的形体:怪状朦胧,形象特异,长髯、短发,阔臆、圆颅。装束:着斜开领(衽)的蓝衫、戴危冠。手执法器:凤管、竹简(还没有出现后来的青锋剑)。舞姿:开始时,调凤管、拨鸾弦,摆动着蓝衫身躯飘逸,舞动着竹简舞步蹁躚,继而如虎跳幽谷,似龙跃深渊,令雕栱将落、瑶阶欲折。钟馗的粗犷雄健、气势逼人的巫舞,终于使所有的精怪(“万灵”)不得不沮气而回避。赋中还写了唐玄宗梦觉后,将梦中之祥告之杨贵妃,六宫皆贺的情境,和诏画工吴道子依照他梦中所见画钟馗捉鬼的情节。

  到唐末五代十国,旧将胡进思拥兵废吴越王钱亻宗(^)的史事,透露出钟馗信仰在当时深入人心的信息。吴越王钱佐卒,其弟亻宗(^)以次立。旧将胡进思对其卑侮,钱亻宗(^)在碧波亭阅兵犒赏军士,胡进思前谏以赏太厚,无意中惹脑了新王钱亻宗(^)。“亻宗(^)怒,掷笔水中,曰:以物与军士,吾岂私之,何见咎也!进思大惧。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亻宗(^)以诗题图上。进思见之大悟,知亻宗(^)将杀己。是夕,拥兵废亻宗(^),囚于义和院,迎俶立之。” [15]这桩史实发生在西元947年。这段记载透露出岁除献钟馗击鬼图的习俗,在五代以前,也许就在唐代,就从都城长安传到并在吴越地区广泛流行,而钟馗击鬼的传说和信仰也早已成为吴越民族族众的集体意识,以至胡进思一见到亻宗(^)在画工所献的钟馗击鬼图上所题的诗句,便明白自己将被当作鬼魅除掉,于是不得不拥兵废亻宗(^)。据美术史家认为,这段记载“是为钟馗击鬼驱邪的独幅画始见于史书者”。[16]

  一般说来,一种信仰民俗、特别是有神格的信仰民俗的形成和延续,必是有某种神话和传说所支持的。钟馗信仰从两晋、南北朝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流传,到唐末,又经五代十国,五、六百年间,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在流传中愈来愈形成体系,无疑是由于有钟馗这个具有神格的人物及其愈来愈丰富的传说的支持。到了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撰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钟馗其人及其传说则变得完整和丰满起来:

  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岁翠华还宫,上不怿,因痁作,将逾月,巫医殚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屨一足,跣一足,悬一屨,搢一大筠纸扇,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而(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截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梦觉,痁苦顿瘳,而体益壮。乃诏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讫以进。上瞠视久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何肖若此哉!道子进曰:陛下忧劳宵旰,以衡石妨膳,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以卫圣德。因舞蹈上千万岁寿。上大悦,劳之百金。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熙宁五年,上令画工摹拓镌板,印赐西府辅臣各一本。是岁除夜,遣入内供奉官梁楷就东西府给赐钟馗之象。[17]

  沈括记录的这个传说,历来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个情节最丰富、最完整的异文。它标志着钟馗传说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稍后出现的有关钟馗传说的记载,还有已经亡佚的《唐逸史》(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唐末以后的作品,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卷四《梦钟馗》条注引)[18] 和高承(1078-1085)的《事物纪原》[19]。为了对照研究,不妨也把《唐逸史》的移录如下:

  明皇开元,讲武骊山,翠华还宫。上不悦,因痁疾作,昼梦一小鬼,衣绛,犊鼻,跌(按:应为“跛”字)一足,履一足,腰悬一履,搢一筠扇,窃太真绣香囊及上玉笛,绕殿奔,戏上前。上叱问之。小鬼奏曰:臣乃虚耗也。上曰:未闻虚耗之名。小鬼奏曰:虚者,望空虚中,盗人物如戏;耗,即耗人家喜事成忧。上怒,欲呼武士,俄见一大鬼,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靸朝靴,径捉小鬼,先夸其目,然后劈而啖之。上问大者:尔何人也?奏曰: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言讫,梦觉,痁疾顿廖。乃诏画工吴道子曰:试与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成图进呈。上视久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赐与百金。

  《事物纪原》文本的情节与此基本相同。这两个稍后记载的文本,与《梦舞钟馗赋》和《补笔谈》相比,又增加了两个重要情节:一,明确说明钟馗的身份系终南进士;二,钟馗所捉之小鬼名为“虚耗”。

  从传说学的特点来说,从产生于西晋或东晋末的《太上洞渊神咒经》及产生于中晚唐的其它敦煌写本起,经张说、刘禹锡的简单记载,周繇《梦舞钟馗赋》的描写,到沈括《补笔谈》、《唐逸史》和《事物纪原》止,围绕着钟馗这个人物,已经形成了由三个故事素(亦称情节单元)构成的传说。这三个故事素是:唐明皇梦鬼、钟馗啖鬼和吴道子画鬼。(另外还有一个情节,即钟馗嫁妹,留待下面再论。)随着时代的演进,故事情节层层累积,使钟馗这个箭垛式的传说人物,在动态的叙述和静态的描写中变得立体化了。

  钟馗是原始巫的产物。鬼的观念出现后,神鬼分开,人们需要塑造出一个治鬼的神和统领诸鬼的大鬼(“圣鬼”)。钟馗就是适应这样一种需要而人们被塑造出来的神和大鬼。新石器时代的史前玉圭上所刻画的兽面人像,可能隐含着某个神话意象,这个神话意象中的神,可能就是钟馗或钟馗的原型。最初的文字记载,出现较迟,见于晋末的道经敦煌写本。以方相氏为傩仪主角的大傩,到汉唐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四时以作”的古制,已土崩瓦解,只保留着一年一度举行的送旧迎新的岁除之傩了;另一方面,方相氏在作为神的“十二兽”出现后地位逐渐下降的趋势下,钟馗以统领诸鬼的神(圣鬼)的资格进入大傩队列中,取方相氏而代之。钟馗由于在神话传说中被塑造出来之始,就被人们赋予的捉鬼驱邪的特性,因此也从其形成起,就进入每年岁暮年初的大傩仪式中,成为一个驱邪纳吉的重要角色。同时,与送旧迎新的岁除节仪相关联,也就成为钟馗信仰的一个重要特点。钟馗传说与钟馗信仰是共生的,二者相互交织,相互依存。钟馗信仰只有在传说的支持下,才得以不断发展;钟馗传说也由于有了钟馗信仰的附丽而得以世代传承。

  在古代中国,傩仪是原始信仰的一种普遍形态,其流行范围十分广阔。在唐代及其以前,钟馗传说和信仰似乎主要存在和流传于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原傩文化地区以及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北一带;五代十国时期,钟馗信仰显然已传播到吴越地区并得到了广泛流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陶立璠]中国的面具文化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山岳的文化模版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刘程杰]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形象及其道教元素·[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陈泳超]作为文体和话语的民间传说 ·[王尧]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
·[张金金]“无份”与“有份”·[杨晓红]附会与挟君自重:民间传说中的帝王形象存在
·[王焰安]韶关客家民间传说类型概说·[孙英芳]作为生活实践的地方传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