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马克·本德尔]怎样看《梅葛》:“以传统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学文本
  作者:[美] 马克·本德尔 (Mark Bender)   译者:付卫 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12648
 

  在这类“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里,作品的内容、母题及文体所呈现的风格通常都与传统本身有密切的联系。杭柯同时也指出,在许多情况下,口头传统中某些比较模糊的要素也会被移入到这类文本中。比如说,某些无法解释的地名、某些事件的描述,在没有得到全面阐释的情况下,最后也被纳入到改编写定的文本中(而这种作法恰恰与作家文学迥异。在作家文学里,通常每一事件都会交代清楚,解释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比如,拿彝族的某些文本来看,有些难以解释的地方,毕摩说“老人就是这样说的,所以我们也就这样照传下来。”于是,改编整理本也就照样沿用。这些改编后的文本以印刷形式结集,进而散布开来,大多属城市精英所为,他们来自学术、政府和出版等实体,因而这类文本远远地离开了原初的歌和故事所流传的地方文化环境。此外,这类文本的生产和流通所针对的读者对象有时甚至不包括文本汇集地社区的受众。

  这样的情形也同样出现在中国,其间有所不同的是增加了翻译这一环节,即将搜集到的材料,转换为标准化的汉语,有的还要用汉文的诗歌体式来表现。尽管某些文本也试图采取接近于原初诗行的结构,但大多与原初表达形式相左。尤其是从彝族文本的翻译来看,往往以常见的汉语诗行长度来对应彝文标准的五言诗行。

  那么,与那些口头文本、传统书面文本,或那些没怎么经过修改或加工而更“忠实”于原作的文本(包括内部资料本和正式出版物,尤其是我们假定越晚出版的文本就越接近原作)相比较,我们把这些经翻译、加工、修改过的彝族传统口头和书面文学归入哪种文本类别里呢?在彝族文学研究中,我们是否应该给那些所谓“加工过头”的文本以一席之地呢?抑或是因为它们“达不到”今天民俗学研究的标准(科学资料本),我们就把这类文本统统弃之若敝呢?

  我认为,像《梅葛》、《查姆》这类作品,最好是应归入杭柯先生所界定的“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Tradition-Oriented Texts)”内来加以评价。也就是说,它们肯定与原初的口头传统有密切的关联,在某些情况下也与彝族的书写传统紧紧相连。虽然这些文本经搜集者和编辑者的手变成书面翻译本之后,已称不上是准确的民族志资料,但它们仍艺术地(如果不是国家民族主义地)再现和保留了彝族文化的某些或基本的方面。所以,如果我们在特定的语境条件下审慎地看待这些文本,将它们置入彝族整体的表达传统,并作为杭柯所说的“民俗学过程(Folklore Process)”的材料──即把分散的口头文本和与口头相关的文本收集起来加以整合,然后再由当地资深的编辑为大众阅读(这种阅读的受众与文本源出的社区受众是极为不同的)而重新作出阐释(Honko 1998:41-42)──从这些方面来看,它们仍有宝贵的价值。

  不仅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在已经不可能对某些材料进行重新搜集了。甚至可以说在50年代搜集《梅葛》之际,作为传承人的歌手已经寥寥无几。另外,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有些原始的田野笔记和相关记录要么遗失,要么被毁。仅此而言,这些文本也是弥足珍贵的,值得我们去关注。即使不去仿效芬兰的做法,像他们那样多次重新出版《卡勒瓦拉》,或是把《卡勒瓦拉》当作教材用在大学课堂上的话,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梅葛》这类文本,至少对探讨在“民俗学过程”中形成的搜集和改编等文化?译(cultural translation)环节上为我们和后人提供了不无裨益的例证。除此之外,这类文本的产生和形成,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一种历史的经历。如果说这些文本没有完整地呈现彝族传统和文化的原初面貌,它们至少也在许多方面为我们的学术史研究提供了参照。

  总之,在彝族文学研究中,无论是口头文本,或是与口头有关的文本,还是以传统为取向的文本,都应该纳入到文本本身的特定语境中加以评价和鉴赏。这样才能在口头语境中区别表演与表演之间的不同,才能在与口头相关的语境中分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不同,才能在已出版的作品中考察版本与版本之间的不同。基于对文学传统的正确理解和客观评判,每一种文本的归类和界定都有一定的分类准矩和评价规范,并取决于文本本身的主体特质。 (付卫 译,巴莫曲布嫫 审订)

 

  ·引证书目·

  巴莫曲布嫫(2000):《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auman, Richard (1977):Verbal Art As Performance:Prospect Heights。Illinois: Waveland Press。

  朝戈金(2000):《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序句法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郭思九,尚仲豪(整理)(1980):《赛玻嫫》(彝族民间叙事长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约翰·迈尔斯·弗里(2000):《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中文版,朝戈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Foley, John Miles (1995):The Singer of Tales: As Performance. Bloomington 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Honko, Lauri (1998):Textualising the Siri Epic. Helsinki, Suomal Ainent Iedea atemi academiasc entuarumfennica

  马学良、梁庭望、张公瑾(1992):《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册)。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马学良、罗希吾戈、金国库、范慧娟(1985):《阿诗玛》(彝汉对照)。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司佩姬(2000):《阿诗玛哪里来:撒尼人彝族文化和世界主义》(第三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中国云南石林讲稿)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红河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1959,1978):《阿细的先基》(阿细民间史诗)。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1978):《梅葛》(彝族民间史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红河调查队搜集,郭思九、陶学良整理(1981):《查姆》(彝族史诗)。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朱宜初、李子贤(198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左玉堂、芮增瑞、杨继中(1986):《楚雄彝族文学简史》。云南版: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马克·本德尔,博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学院东亚语言文学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巴瑞·托尔肯]走近民俗学
   相关链接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
·[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