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驮娘江畔的壮寨生活
  作者:黄佩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21 | 点击数:12747
 

壮族的干栏建筑都是木质的,多见于桂北、桂西、桂南等较偏远的山区。
楼下养家禽、家畜或堆放杂物,楼上住人。
这是广西那坡县龙合乡达近屯黑衣壮人家的干栏建筑。


  驮娘江畔的壮寨生活

  撰文/黄佩华

  我的家乡在广西百色一个叫平用的寨子里。平用,壮语意为“一块平缓的坡地”,是桂滇交界山区一个普通的壮族小寨子。我们壮族给寨子起名似乎比较随意,住在田边平地的多以田垌的名字命名村寨,而山坡上的寨子则冠以山坡的名字。平用寨前的河叫驮娘江,是右江的支流,江不大但名字很有意思。它得名于一则壮族民间故事:在一个大旱之年,一个壮族后生背驮着母亲逃荒寻水,在找到驮娘江的源头驮娘泉时,母亲却渴死在儿子的背上。

  驮娘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壮族河流。它源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与丘北县交界的大山里,进入广西后从西南方缓缓流来,在平用寨前拐了个急弯,然后掉头转向东南,一泻千里,汇入右江。在我们平用,驮娘江的流向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方位,江的下游即是日出的方向,而日落处则是江的上游。这个依山傍水的壮族小山寨,就像一颗散落的星星,深嵌在云贵高原南缘一个小小的皱褶里。

  其实,平用并不是我们家的祖居之地。壮族是一个稻作民族,喜欢傍水而居,是因为平用平缓的土地和驮娘江吸引了我的父亲,使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住了几代人的山里老家。从我学会讲话开始,我就逐渐注意到,我的父母亲以及哥哥姐姐们,他们说话的语调和寨上人是有很大差异的。很多年后我才晓得,我们壮族支系繁杂,语言千差万别。大体上,说话有送气声的属于南部方言,没有送气声的属于北部方言。因此,我们寨子甚至包括桂滇边界一带,基本上属于北壮。南壮和北壮大致以右江和邕江为界,可谓南北分明。

   壮家男子的生活四部曲,独木舟、围捕、水车和稻田

  壮民族聚居在北回归线一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壮族人是人类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他们无论迁徙到哪里,都离不开种植水稻。我们家在寨上安顿下来后,父亲便开始四处找地垦荒造田,实施他的水稻种植计划。因为是后来者,那些靠近水源且便于开垦的荒地早已被别人占据。父亲只好到一些远离村子的地方,一分一分地挖,一厘一厘地造。然而,立足未稳又遇上荒年,加上我们家人口众多,新开垦的田地太少,口粮不足成了家里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在桂西北以及桂滇黔三省区交界驮娘江红水河流域的广阔区域,除了人口众多的壮族之外,还杂居有一些兄弟民族,诸如苗族、瑶族、彝族、傣族、布依族、仡佬族和高山汉族。自古以来,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兄弟习俗相近,语言相通,关系密切。那些年月,我父母亲寻找粮食的足迹几乎遍布周边的村寨,远的要渡过红水河到邻省的贵州兴义和云南的罗平。要出门找粮食,总要准备一些见面礼。父亲晓得,住在高山上的各族兄弟多不谙水性,难得吃鱼,于是几乎每天晚上,父亲都要背网下河去捕鱼。

  在我们桂西北,驮娘江算不上是一条大河,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河边的生活,父亲和兄长们一面要学会游泳潜水,一面学习织网捕鱼。为了征服驮娘江,父亲还亲自到老家去砍伐红椿树琢成独木舟,一来用作运输的工具,二来撑到深水里去撒网捉鱼。

  早年,驮娘江畔壮族人使用的渔网是用麻线织成的。小时候我时常看到父亲亲手用麻丝捻成线,再用线织成网,再用动物鲜血浆将网浸泡透彻,然后蒸熟晒干。这样制成的网线既防水又结实。之后挂上铜铸的网脚,连上网绳,壮家特有的渔网就做好了。

  撑独木舟在驮娘江上围渔,是父亲和寨上男人们最富激情的活动。围渔时,通常是由三五条到七八条不等的独木舟聚在一起,每条船上有两个乘员,站在船头的撒网,居船尾的撑篙。在头船的一声令下,数条船便呈U字状向前快速行进,每前进约三四十米就形成一次合围。又随着一声吆喝,数张渔网从汉子们的手中同时抡出,一张张撒开的网带着呼啸声飞落包围圈中。接着,在人们的期待中,在欢声笑语中,在铜铸的网脚清脆的撞击声中,在铁质的竹篙头撞击石头的清脆声中,网上白花花的鱼儿也被提到了船中。每当父亲打鱼回来,母亲便把父亲捕到的鱼烤成鱼干,以备急需。

  为了更多地耕田种稻,父亲还以赊借的方式从亲戚那里要来两头小水牛犊饲养,准备驯化后作犁耙田之用。与此同时,父亲带领全家来到河下一个叫那瘦的地方安营扎寨。那瘦虽是一片数亩宽的乱石滩,紧傍驮娘江,但因芦苇灌木丛生,土质瘦瘠,又远离村子,远离沟溪,别人都不敢靠近。父母亲和刚成年的哥哥姐姐们一起,一棵树一丛草地挖掘,搬走一挑石头,又担回两担土。经过两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额外垦出了一片约三四亩的田块。

  无水不成田,要造稻田必须得先造水车。要先用鹅卵石在百余米宽的河面上垒筑一道水坝,把水位提高,形成落差,这样才可以推动水车运转。此外,还要从山上砍来各种规格的木料,用于制作车轴、支架和车身。筑水坝,造水车,这一切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为了完成这个浩大工程,父亲就让家人跟别人家换工,或向别人借工。历时半年多的辛劳,水车终于大功告成,我们家在平用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属于自己的稻田。

  从种棉到织布,壮族女子比男人更辛苦

  壮族人不仅是种植水稻的高手,而且也是种棉纺织的能手。每年春天,女人们要到向阳的坡上挖地碎土,播撒棉花种子。到了秋天,她们要把云朵般雪白的棉花摘回家,然后用木制的擀棉机去除棉籽,再用弹花机弹成棉絮,用纺纱机纺成纱线,经过浆洗或染色,坐在织布机上一丝一线地织,一尺一丈地织。

  驮娘江畔的山坡上长有许多野生的蓝靛草。每到夏末秋初,正是蓝靛草长得最丰茂的时节。此时,女人们便从圩上买回石灰,让男人在河岸水旁挖琢一个个石头坑,到山上割来蓝靛草,在坑里铺上一层草,再铺一层石灰,直至石坑填满,然后密封沤制。当女人们趁着深秋相对闲暇的日子,把一匹匹的白布织出来之后,冬天也已经走进了家门槛。这时候,每家每户的屋后都摆有若干只大染缸,她们一边从河旁的石头坑里挖出蓝靛泥,溶合在缸水里,然后将白布一掐一掐地放进去浸染。

  和众多壮族人家一样,我们家女人的冬天是在染缸边度过的。她们每染一次色,便到江里清洗一次,铺陈在江岸边的芦苇上晾晒,直至把白布染成她们满意的墨蓝色。冬日暖阳下,驮娘江渡口边晾晒的布条延绵几百米,颇为壮观。女人们谁要是布染得不够成色便制成衣服,那将会受到人们的耻笑。整整一个冬天,我们家的女人双手一律被蓝靛染成了蓝靛手。

  接下来的活便是将染好的布匹辗平抛光。仅就这一点我就敢说我们壮族的女人是天底下最勤劳也是最智慧的女人,她们在处理布匹方面的功夫细活可见一斑。把土布辗压抛光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女人通常将布扎成捆后置于两片沉重的石块中间,叉开双腿踩在石板上方,借助腰力左右摇摆,直至布匹达到满意的平滑度。有些女子为了让自家男人穿的衣服光鲜照人,还偏爱用野猪獠牙一寸一点地将布料精心打磨一番。那时候,驮娘江流域壮族男子的穿戴如何,直接反映了自家女人是否勤劳能干,于是有的男人一次干脆就将十几件相同的外衣叠穿,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女人的能干。(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8期 撰文/黄佩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 2011年10月18日 21: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辛亥百年”生活之变:尽是新风尚
下一条: ·罗山皮影戏流传上千年
   相关链接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
·[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
·[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
·[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