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黄怡鹏]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
  作者:黄怡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8 | 点击数:17519
 
壮族先民把青蛙和丰收联系在一起,是因为蛙与农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为人们无法预知天气的变化,只能通过蛙的活动与自然天象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所以蛙就成了一种主宰气象及丰歉的神。在壮族人心目中,蛙是保佑平安,获取丰收的神:在游蚂时,人们这样唱到:“主家洗耳听,听我唱福歌,新年新吉利,你家大安乐。”“养鸡成鸡种,一月三十蛋。养狗成猎犬,猪肉堆满盘。养牛生龙角,宝羊爬满坡。养马能腾云,骏骡配金鞍。养鸟变金凤,万事如心愿。种谷收金谷,金谷堆满仓。种棉收银花,银花堆满箱,种茹茹块大,一个三斤三。种果得甜果,甜得像蜜糖。种竹得竹笋,竹笋高(肥)又壮。……别处没有云,云绕你屋边;别处没有雨,雨落你家田。云彩送绸缎,雨水洒金钱。香的随便吃,美的随便穿,蚂赐吉利,你家喜连连。”这样,蚂不仅能够保五谷丰收,而且更是壮族人民的守护神,连其他的种养业也得到保护。这就是壮族人以生存为本的理念使然。从古至今每年都要祭拜蚂的原因有二:一是与气候变化有关,人们把蚂视为雷神之子,有“蚂叫,大雨到”的民间谚语。二是以蚂骨头的颜色预卜来年收成的丰歉,葬了一年之后的蚂骨头会呈现白、黄、灰、黑四种不同的颜色,根据经验,呈白色和黄色的是丰收年,呈现灰色或黑色的要警惕旱、涝和虫灾。
同时,蚂又是力量的象征。从这则流传于世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拥有了青蛙,就同时拥有了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
 
远古的时候,雷王给壮家定下了一条规矩:老人死后要分给青年人吃掉。
有一户人家的孩子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死后,他们不忍心把母亲的尸体分给大家吃掉,便想了一个办法,杀死一头牛来顶替。
雷王知道后,认为这家人破坏了规矩,要予以惩罚。为了弄清情况,雷王派儿子青蛙去调查。
不料青蛙却不小心让那一家人抓住了。他们审问青蛙,为何雷王有那么大的本事?
青蛙回答说:他有个铜鼓。
他们又问雷王的铜鼓有什么特点?
青蛙说:雷王的铜鼓周边有四个青蛙。
这家人放走青蛙之后,赶紧造了一个大铜鼓,在鼓面上铸出六个青蛙。当雷王擂着铜鼓前来劈杀这家人时,这家人也擂起铜鼓迎战。由于这家人的铜鼓比雷王的铜鼓还多两个青蛙,擂起来把雷王的铜鼓震败了。从此以后,雷王再也不敢劈人了。直到现在,壮族家里死了老人,有的地方还请巫师跳“雷鼓舞”,念唱起讲叙这段故事的经文[3]。
 
壮族人民不仅把青蛙当作农作物的保护神,更把青蛙看成是一种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人自身无法拥有的,只能通过拥有青蛙才能拥有这种力量。拥有了越多的青蛙就有越大的力量来抵抗大自然的侵害。
铜鼓上出现青蛙塑像,从流传在世和出土的铜鼓上来看,除了早期万家坝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和晚期的麻江型铜鼓之外,其他各个类型的铜鼓都毫无例外地有青蛙塑像。
壮族先民认为,对蛙崇拜就能使其与天地相通,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能实现自身的繁衍和发展。所以青蛙在壮族先民的心中,就绝不简单的是一种生物,而是一种与天地相通的神灵。所以壮族先民们把青蛙铸上了铜鼓,以达到通天地,保丰收的目的。
 
二、使人达到内在和谐
 
青蛙不仅对于农作物的生殖有利,它同时也是壮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媒介。青蛙崇拜是壮族人民在寻求内在心理平衡,达到内在和谐的具体化。
在原始社会,生活环境、生存条件恶劣,人们思想蒙昧,对自然普遍存在着畏惧,这时他们就会产生对某种外物的崇拜,以达到内在心理的平衡,崇拜外物使人类内心和谐,起到安慰和鼓励的作用。
在铁器传入之后,生产力大为提高,但人们仍不能摆脱自然旱涝的影响,而仅仅依靠蛙图腾崇拜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心理要求,他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寄托,因而他们把蛙神形象具体化,蛙纹铜鼓综合了蛙和铜鼓崇拜中心的多层信仰:代表对阳光渴求和仰慕的太阳纹、代表雨水和子孙繁旺的蛙纹、代表世世代代需以保护的铜鼓本身,这样一面静止的铜鼓便代表了多方面的祈求。而人和铜鼓结合而产生的灵动感应更是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期望,喧腾的锣鼓声是蛙鸣的呼风唤雨,人的欢歌乐舞和激昂的铜鼓声达到了神性与人灵的统一,人们在极度的亢奋和虔诚中,相信自己对神的顶礼膜拜可以通过锣鼓为神所知,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其实这只是在内心中,人类得到了慰藉,内心和谐,人的生存就不容易受到恶劣的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人的更好的生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京城庙会应有时代品质和韵味
下一条: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