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民族志诗学(Ethnopoetics)
  作者:巴莫曲布嫫 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08 | 点击数:13499
 


(特德洛克的文本呈现模型)


      作为语言人类学家和讲述民族志的创始人,海默斯的研究代表着民族志诗学在另一方向上的拓展,即“形式的再现”。他在西北海岸的印第安部落进行田野调查,关注的文学特征是土著诗歌结构的多相性要素,如诗行、诗句、诗节、场景、动作、音步等等。1974年,在其任美国民俗学会(AFS)主席的就职演说中,他倡导要建立将口头传承视为演述的一种新观念,更新了检验一个文本在呈现一次演述中的作用。为了示范性地论证其主张,他在一个过去搜集的北美印第安人切奴克族(Chinookan)文本的基础上转换为一种新的呈现形式,并由他本人重新翻译和演述,以期具体化地演示其原初性。他号召要关注呈现的问题,通过记录、描述、阐释来保存传统,发现它们在演出中自然形成的终极目的,那就是交流。他全神贯注于口头演述的诗学特质,如口语的范型、平行式、修辞结构等,并通过他的著作《“我想告诉你却徒劳”:美洲土著民族志诗学文集》(“In Vain I Tried to Tell You”:Essays in Native American Ethnopoetics)而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在重申了他认为切奴克人的叙事是诗歌的而非散文的观点之后,海默斯系统地分析了这些叙事的修辞的和审美的特征。此外,他在《突破演述》(Breakthrough into Performance)一文中,强调了演述中各种异文的系统研究,他注意到“对美洲本土印第安传统和演述者个体所进行的严肃的文体分析,实事上是极度缺乏的,几乎没有将观察描述的方法论与文化描述的方法论统合到一体而形成新的呈现方式。他直言不讳地承认他本人和特德洛克之间有着某些不同的看法,但他们俩都一致同意:口头叙事不是段落的组合。

      这一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民族志诗学是一种“去中心“的诗学,一种力图超越前在的西方传统而走向诗歌的耳识之学。在鲜活的口头传统中,诉诸于听觉和视觉的诗歌听─读被视作文本迻译和呈现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特德洛克认为,民族志诗学并非仅仅是比照“民族的”和一般的诗学,它同时暗示了任何一种诗学都是民族志的诗学。“我们的研究重点诚然在于那些远离我们的族群诗歌,但是这种努力恰恰是为了消弭我们与自身族群性之间的距离,从而真正走进自身族群性的诗学,并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他在回顾学术史时总结到:早期的民族志诗学将演述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视为一种实验性的田野。那些以手写方式记录口述并使之出版的文本,是作为散文被再格式化或再度翻译了,为的是重新发现它们的诗歌特征。而有了声学录音、转写和迻译的条件后,文本不再仅仅被当作聆听的导向,而且进一步作为演述的音声或乐谱的记录。一种民族志诗学的记号不仅能够阐述语词,还能解读沉默、声响的变化、音声的语调, 成为声音效果的产物,发挥着体语、姿势与小道具的作用。不论一个记号能够含括的是什么,一种固定的文本观念在民族志诗学中是不复存在的。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演述的规范性方面,这样只能以一般化的原理去确定特征的阐述。民族志诗学则在演述问题上打开了创造性的空间, 用以评估一位特别的艺术家或一次特定的演述场合留下的特征。这个学派还尤其关注演述的对话维度。在最简单的层面上讲,这意味着一位听众可能需要回应许多种文类, 或者在两位或更多的讲述人或歌手中存在着角色的区分。但是,这同样意味着一位单独的演述人会创造多样化的音声反差。一位诗人,并非只是栖居在言词之中,他还可能将音声的多种表达方式赋予给言说,因此将语言本身当作最基本的对话。显而易见,那种认为只有小说家才会发明多声部的话语而诗歌就一定是独白的逻辑是不真实的。

      学者型诗人杰诺姆•鲁森伯格进一步概括说,民族志诗学有四个核心的构成要素,即声音(Sounding)、视觉(Visuals)、诗歌(Poems) 和对话(discourses)。他认为民族志诗学与演述理论有一点是契合的,那就是文本的重现,即将一次既定演述事件的艺术匠心重新体现纸张上,根据对地方语言、言说型式、文类等方面的理解,重新去发现审美的感性。这种方法之所以称为“民族志诗学”,在于它能够复原早期搜集到的资料中所缺失的艺术性。许多努力都有效地证明了学者肯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尤其是依据诗歌的节奏、复沓等特征,通过极其谨慎的转写,将口头文本的停顿、声响、言说型式等语言活力复原到纸张上。这种诗学方法是一种艺术的人类学,也是民俗学的另一种定义。演述理论也承认,不是所有的演述都可以等量齐观的,“全面的演述”相应地要求艺术性的匹配制作要有标准,尽管其匹配的手段是在每一项田野工作的实际情境中,以当地语言的艺术性为认知才能被发现。

        通过对文本呈现方式及其操作模型的探究,对口语交际中表达和修辞方面的关注,以及对跨文化传统的审美问题的解索,民族志诗学能够给人们提供一套很有价值的工具去理解表达中的交流,并深化人们对自身所属群体、社区或族群的口头传承的认识和鉴赏。

(本文作为“关键词”,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表演理论(Performance Theory)
下一条: ·[纳勇]关于民族文献界定的若干问题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