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作者:孙燕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9 | 点击数:21288
 

  2.从“扬气”到“洋气”,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

  从“扬”到“洋”是晚清社会风尚变迁的重要表徵,它反映着人们头脑中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为风气趋新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1825年,到广东经商的美国人亨利看到一些中国人将怀表,甚至二块怀表挂在绣花的丝质腰带上,还特意把表面朝外。[15]天津成为通商口岸后不出十年,租界里时髦打扮已经变成“短衫窄绔,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16]。光绪中叶,妇女“有以小表佩于衣衽间以为饰者,或金或银,而皆小如制钱,故呼曰金钱表”。[17]更晚一些时候,黄濬不无忧虑地说:“近顷西俗东渐,国人争弃绫罗缎锦,崇短衣革履,而江浙丝业扫地以尽”。[18]这些材料都说明,嘉道以降一些大中城市出现追求“洋气”的风尚。

  “洋气”原本是“扬气”,它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做派。史料说:“作事轩昂,向曰‘扬气’,以江南盐商扬州为多,其作事尽事奢华也。”[19]后来盐商衰落了,“扬气”也被“洋气”取代。

  “道光年间,洋务未起,时桂子栏杆、桂子扣无地无之。凡物稍饰观,人少轩昂,皆曰洋气”[20],“自泰西互市后,凡洋钱洋烟洋布等货,无不以洋为贵。甚有非洋而冒为洋者……世俗好异如此,有心世道者,能不感慨系之者哉!”[21]不仅沿海富庶地区和得风气之先的大中城市,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1829年,福建道监察御史章沅谈道:“夷商每岁必务为新奇可喜之物,借相炫惑,如多宝筒、自鸣雀、风枪、乐琴,不可枚举”,“一入内地,纨绔子弟争相购致”。[22]1882年,外商的一份报告说:“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洋货……,至少要用煤油作室内照明之用。”1884年的另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现在每户人家都使用火柴”[23]。至少在鸦片战争以后30-40年间,廉价的机器工业制品对沿海地区,甚至更广阔范围内耕织结合的农业经济造成不小的冲击,一部分农民的生活逐渐卷入了市场。

  洋货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不能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社会风气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扬气”到“洋气”,究之,是价值观念的转变。

  当然,对广大劳动阶级来说,不仅嘉道年间的生活没有多大变化,就连19世纪中晚期也没有多大变化。特别是那些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身无分文的赤贫阶级,社会风尚的任何改变对他们都毫无意义。

  3.新观念的潜滋暗长——西方影响的趋势

  与以往不同,嘉道以后社会风气不是在传统范围内简单地循环往复。受西方的影响,它有了新的特质。

  当西方文化以“洋货”为外在形式源源东来的时候,民风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时人说:“每来一物,华人无不争买,竟有日用之物,习以故常,非此不可者。”[24]

  对大多数人来讲,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就是“习以故常”。

  19世纪70年代以后,文人笔记中对西洋文化的欣羡之情多了起来。看到上海租界的新闻纸、市政管理各种规章,晚会、舞蹈、赛马等活动,人们不禁啧啧称叹:“盖西人于游戏之中,仍寓振作之义,青年子弟藉此以舒筋力。”[25]一位从事艺术的文人观看铁路后写道:“今见其制造之法,亦不甚难,惟易于图成难于创始耳。现在规模粗具,火车尚属寥寥,将来必为装运货物之用也。”[26]江苏的一位长于舆地的学者游上海,对新事新物产生浓厚兴趣,先后买了地球仪、西书,订购报纸,甚至还打算购入印刷机。[27]

  70年代的天津,“街道宽平,洋房齐整,路旁树木葱郁成林,行人蚁集蜂屯,货物如山堆垒,车驴轿马辄夜不休,电线联成蛛网,路灯列若繁星,制甚得法,清雅可观,亦俨如一小沪渎焉”。观者不仅明显地表现了欣羡之情,还议论说这里“立法皆善”,各种措施“裕国便民”,[28]其心态一目了然。类似的说法不仅在通商口岸接近西学的士夫文人中比较普遍,连一些担任官职、并不在洋务之列的人也开始关注西学西艺。

  有些认识更超越了物质层面。

  一位当县令的官员在闲谈中说,外国的礼节殊为简洁,当年孙家毂游历各国,“见国王只须罄折致敬,无所谓拜跪也。独布国以新战胜敌,于礼节大为增加,其贵臣谓观察曰:‘我国仪文繁重,见皇帝须三虾腰。然亦不过三罄折,而已谓为繁缛矣。’”他还讲自己和外国人打交道时“皆各尽其礼”,并总结说:“大抵各国领事等官久在内地,与中国官交际谈讌,颇有中外一家气象。第一涉及利字,则必攘臂而争,无交情之可论。”[29]话语尽管流露出以中国式的人情来理解外交关系的意味,但对西方各国简明的人际交往,却有欣赏在。

  由此观之,在西方器物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心理发生些微的变化,从不可思议、不以为然,到欣赏、赞许。虽然议论多是私下的,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也很有限,但毕竟是思想变化、观念变化的滥觞,也是风气转移的开始。

  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在普通百姓身上没有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他们的反映往往直截了当,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既然洋货物美价廉,就用洋货弃土货;学洋文有用,能找到生财之路,那么,“就英文馆学习”的人自然多起来。甚至有一些“游手好闲之辈,略习西国语言,结伴伺浦上,遇有兵船水手及西商之初至沪地者,即导之游览,并代购食用等物,欺其价值未谙,大可从中渔利……沪人鄙而贱之,呼为露天通事”。[30]虽然以外语谋生靠的是直觉,却反映了时代的一种新变化。

  西方文化对晚清社会风尚产生的影响既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渐趋明朗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这一特点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所走的大致行程差不多[31],也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当西方文化的内涵从奇技淫巧变成西方的政治制度、教育文化、思想观念的时候,社会风尚就有了崭新的特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7-9-22

上一条: ·[周琳]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
下一条: ·[李长莉]从晚清上海看生活方式与观念变迁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陈姵瑄]江南总管传说的叙事策略及变迁动因·[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邵凤丽]从“有妇无女”到“女可承祧”:家谱中族女书写的历史变迁·[宁祥文]从盲人到司仪:成人礼主持者身份的历史变迁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王娟:《晚清民间视野中的西方形象——<点石斋画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