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倾听海草房里的历史
  作者:许庆耀 丛树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02 | 点击数:12210
 

 

人居福地海草房

许庆耀

  民居是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我国于1986—1991年发行过4套21枚民居邮票,其中代表山东民居的便是我们胶东的古老海草房。简约的画面上,集中了海草房的全部建筑元素,斑驳的石墙、高高的屋脊、窄窄的门楼、蓬松而厚实的海草以及罩在其上的废旧渔网,与四合院式的北京民居、石库门式的上海民居、竹楼式的云南民居、窑洞式的陕北民居等比肩争姿,相映成趣。

  作为胶东民俗文化的重要符号,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这种古朴厚拙的房屋利用了胶东独特的海草资源,聚集了大量原生态的本土基因,历经百年风雨而依然保持原貌,体现了先人的聪明和智慧,是传统渔业文明的重要载体。而今,这种最具原生形态和大海韵味的海滨民居,在现代文明浪潮覆盖下,数量日见其少,空间日见其狭,同时以其宛若童话般的人文气息和独特魅力,引得众多民俗学者及游客的青睐。

  我时常想,但凡民居,大约总有居住和民俗两种意义。而这两种意义的此消彼长,是发展的必然,是文化认知能力的提升,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奈和失落。正如海草房,起初只是为了遮风挡雨、繁衍生息,寄托了渔人安居乐业的企盼,而当海草房越来越被青砖瓦房和楼房所取代,渐行渐远,淡出我们视线的时候,民俗意义日益凸现,也就到了重视和保护的时候了。2006年“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使海草房的民俗意义有了官方的正式界定,更昭示了海草房保护工作的时不我待。

  我自幼在荣成海滨渔村长大,在祖辈传下来的海草房里生活了十几年,对海草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恋。每次回老家,进入村口,看到那些熟悉的海草房,温暖的童年记忆便会如约而至,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就会在心头袅袅腾起。这诚然是来自视觉的冲击,但更多的还是民俗文化的力量。

  孩提时候,海草房里是温馨的家,海草房上则是我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所在。海草房大多不高,屋檐下柔软厚实的海草里经常有麻雀一类的鸟儿栖息,晚上拿着手电筒,踩着梯子爬到屋檐下掏鸟窝是一件既冒险又惬意的事情。另外,年代久一些的海草房,阴面往往生长着一种瓣尖色红的瓦松,我们叫“饽饽芝子”,这种东西别的地方没有,酸酸的非常好吃,我与伙伴们经常瞅大人不在的时候,爬到房顶去采摘解馋。相比于掏鸟窝,这种行径对海草房的破坏性非常大,一个个脚印凹进去,再也难以复原,摘下“饽饽芝子”,必然会薅下一丛海草。这时,让父母长辈看见,或许会呵斥两句,倘是让姥爷看见了,是要火冒三丈的。

  姥爷是苫匠,苫了一辈子海草房,在我们那一带很有名气。我曾经在姥爷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发黄的证件,是荣成县人民政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的,从业类别一栏,填的是“苫匠”,类似于现在的从业资格证。干了一辈子苫匠的姥爷对海草房的感情是旁人理解不了的,他绝不允许他苫过的房子有一点瑕疵,更不允许孩子们糟塌。

  子承父业,舅父十五六岁的时候,便跟着姥爷四处耍手艺了。因为我小时候经常在姥姥家住,一幅苫匠的民俗画一直深深地镌刻于我脑海中。头顶草帽,扛着家什,手里拿着环起来的绳子。家什其实很简单,一个插板子,一个拍板子。插板子是长的,两头薄中间厚,插到海草里,抬起来,留出空间再往里絮海草。插板子主要是修缮房子时用,苫新房时是用不着的。拍板子是方的,背面有一个把手,正面是一些钩,梳子一样,把絮好的海草拍好,梳理好,从房檐处一层层苫上去。

  作为海草房主要建材之一的海草,是一种浅海里的野生藻类,长在淤泥肥沃的地带,一丛一丛的。海草春荣秋枯,成熟后枯掉的海草就会被海浪一点点推上岸,或被狂风巨浪潮到浅处,收集起来,还得铺开了晒,由深褐色晒到发白、发灰,才可以用来苫房子。

  近年来,随着近海养殖业的兴起,海草的生长环境遭到了破坏,原本一岁一枯荣的海草,已经不大能看得到了。海草的来源断了,一些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老宅拆掉时,房顶的海草便成了抢手货。近期我回老家,正赶上一户人家在修缮海草房,里面已经掺上了相当比例的麦秸,这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海草房一天天地少下去了。尽管政府已提出要保护海草房,但事物发展的规律,哪是一两个文件就能改变的呢。况且要保护就要修缮,缺少了海草,修缮必然要以破坏———拆旧补新为代价。这样的循环模式下,海草房数量的减少是必然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年轻一代已经不大愿意住海草房了,在他们眼里,自然质朴得有些不合时宜的海草房怎么也没法同青砖到顶的瓦房或楼房相比。可以说,缺乏来自民间的文化自觉,海草房的保护仅有政府、民俗学家或爱好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幸运的是,生我养我的那个渔村,已被列为荣成的海草房重点保护村,海草房不许随便拆,需要修缮的,村里补助一部分资金。

  伴随着海草房的减少,苫匠这一职业也是日暮途穷,老一辈已经上不了房顶,拿不动拍板子了,而年轻的又不愿遭那份罪,这份手艺的失传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散落于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线的海草房,是威海的年轮,又如同阅尽沧桑的老者,让人们在与之晤对中,追忆与感受时光的脚步,体会时代的变迁。我们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惟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如同在面对一座座海草房优雅地“老去”时,我们无需追问过往的变迁是非,而希望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它们、关注它们、保护它们,让这些古老的民居成为人居城市威海的另一张闪耀的名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9-02-27 09:21:4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传统纸扎──逐渐消失的生死符号
下一条: ·瑶族耍歌堂——沟通人神的天籁之音
   相关链接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张瀛月]山东“煎饼”音变考·[孙芳]木版年画的产业链构建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樊存常]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梁祝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杨桂珍]二零二零年山东省莱州市某村落的一场婚礼调研
·[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吕树明]当代山东民间冥途路引的使用研究
·“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招生启事·[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王立学 王全宝]“秃尾巴老李”姓什么?·[任雅萱]构建的系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