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译者:张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4-26 | 点击数:32723
 

   环境可持续性

  环境可持续性(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要求确保气候稳定、可持续管理自然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要求反过来又取决于提高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空间环境和自然资源限制的科学认识与知识共享。加强弱势人口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复原力(resilience),对于控制其人力、社会和经济成本至关重要。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世代积累和更新的传统知识、价值观和实践,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类社会与周围自然环境的互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贡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和自然灾害防备与应对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承认。
  作为一种活态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环境有关的知识、价值观和实践能够不断演进,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以适应更加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社区更好地面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原住民和地方社区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例如,在肯尼亚,基库尤(Kikuyu)妇女是粮食作物育种和种子保存的主要力量。传统上,妇女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豆类,并保存多种种子储备,以抵御疾病和不可预测的气候。今天,这些种子储备构成了本土知识中宝贵的植物知识库,在几十年来由于单一作物种植导致国家层面农业遗传资源匮乏之后,这些种子储备显得尤为珍贵。农民、牧民、渔民和传统治疗师以及其他地方知识持有者是生物多样性的守护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促进环境可持续性。在全球范围内,虽然人类活动正以越来越快且不可持续的速度消耗着自然资源,但许多地方社区已经形成了与自然紧密相连并尊重环境的生活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例如,萨摩亚的精编垫被用作一种货币形式,以履行文化义务或在仪式场合巡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传统生态知识与编织结合在一起,其中包括种植不同品种的露兜树(pandanus),一种类似棕榈的树木,为编织提供了主要材料。这些知识帮助萨摩亚人保护他们的环境,因为他们认识到他们的福祉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并依赖于大自然。编织品由植物制成,会自然分解,因此从种植到收获、使用和废弃的过程相对较快,这与全球范围内大量使用的塑料和其他有害环境的产品不同。
  有关自然界的地方知识与实践有助于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例如,传统渔民掌握着有助于应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挑战的策略性信息。他们在鱼类生态与行为、洄游与栖息地、渔业与适应季节性的捕捞实践方面积累的知识,见微知著。这些知识非常详细、多样化和动态化,可以补充有关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其他科学研究。地方社区和研究者之间的国际合作以及优秀实践的分享,可在森林保存、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环境可持续性的实现。
  知识和应对策略通常为社区抵御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复原力提供了重要基础。往往生活在脆弱和恶劣环境中的地方社区,首当其冲地遭受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他们关于自然界和气候的知识与实践——包括他们的生态理解、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能和规则、自然资源管理系统、自然灾害和天气预报系统——构成了一座应对自然环境危害的策略库,且内涵丰富。这些知识和实践经过不断完善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经过时间考验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地方社区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在必要时进行重构并适应气候变化。
 
  包容性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以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为基础的稳定、公平和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包容性经济发展(inclu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不仅聚焦那些被确定为贫穷的人,而且也关注生计岌岌可危的弱势群体和被排除在充分参与经济活动之外的其他人群。这就需要生产性就业和体面工作、减少贫困和不公平、低碳和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以及福利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一转型性变革的重要资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经济发展的一个驱动力,包括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既有货币价值,也有非货币价值,尤其有助于加强地方经济。作为一种活态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成为应对变革的重要创新源泉,并有助于在地方层面和国际层面实现包容性经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对维持群体和社区的生计至关重要。经过世世代代的保持和弘扬,地方知识、技能和实践为许多人提供了自给自足的生计。例如,爱沙尼亚的家庭农场主顺应自然和本地传统来饲养绵羊和加工羊毛。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生计和身份认同的来源。他们为编织工纺纱,制作毛毡制品,用羊脂制作蜡烛和肥皂。这种自给自足的实践对社区福祉至关重要,也是地方层面消除贫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其他地方,诸如本地的农业实践和自然资源管理系统等许多其他实践也是如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广大民众和个人创造收入和体面工作,包括贫困和弱势群体。例如,传统手工艺往往是群体、社区和个人的现金交易或易货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否则这些群体、社区和个人就会处于经济体系的边缘。传统手工艺不仅为手工艺者及其家庭创收,也为那些从事运输和销售手工艺产品、收集或生产原材料的人带来创收。这些活动创造了体面工作,因其往往在家庭和社区的框架内进行,提供了工作场所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些活动因与社区的认同密切相关而被视作光荣的工作。表演艺术、节庆活动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也使社区成员,包括妇女和青年,广泛地参与经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遗产,可以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要来源。各社区和群体在面对变化时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有助于在地方和全球层面实现变革性发展。例如,当某些原材料稀缺或无法获得时,新的材料可以适应旧的需求,而旧的技能也可以为新的挑战提供答案,比如当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化传承系统适应信息和传播技术时。
  社区也可以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活动中受益。发现各种传统、节庆活动、表演艺术、与传统手工艺有关的技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领域的多样性,是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吸引游客的有力杠杆。这些旅游活动可以创造收入,刺激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培养社区的自豪感,但这些活动须以尊重相关活态遗产和民众的伦理和责任原则为前提。事实上,旅游业如果不尊重遗产,就会将这种遗产置于风险之中,例如,当过度的商业活动改变了遗产对于社区的意义和本旨时,情况就是如此。因而与旅游业相关的活动,无论其开展方是国家还是公共或私营机构,充分尊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相关民众的权利、愿望和意愿是至关重要的。民众必须始终是与其遗产相关的任何旅游活动的主要受益方,并在其遗产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伦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敏感的旅游业,应通过指导包括游客本身在内的旅游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避免对这类遗产造成任何潜在的负面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下一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性别*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