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李向平]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
——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人类学分析
  作者:李向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8-05 | 点击数:10653
 

  二、关于“中国信仰”的概念

  信仰一词一般是指人们经由自我超越、以发现生命意义的人类习性。它具有超自然与超社会两大类型。它能包含自己、他人及神人之间最深层的关系,包含了人与世界相接的各种关联,或者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上帝或宇宙的关系或相属的感觉。就信仰需求而言,它试图在宇宙与人间维持和谐,寻找永恒,它甚至能够超越宗教实践,去努力寻找启发神圣、敬畏、意义与目的,即使不信仰任何神灵的人也会有之。

  在信仰与宗教之间,宗教仅仅是对信仰阐述的外在表现。宗教涵盖了对信仰的阐述,也是信仰的实践模式。但宗教仅仅是接近、了解信仰的一种方法。至于信仰与宗教之间的异同,似可这样分别:宗教是群体的信仰体系,信仰则是个人的宗教关怀。

  一般说来,信仰曾经是深深植根于宗教传统中的,同时也包含了群体以及私人的精神生活。信仰之概念,它首先建立的是神灵、生活、思想、精神与日常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是它建构了精神生活在本质上的群体感与个人特征;再次,它是个人精神关怀方式,同时又不局限于个人精神,从而整合了各个层面的人类交往经验;第四,它能够参与主流文化、思想、甚至神学,尤其是宗教生活、思想变迁、意识形态;最后,它能够建构一个独特的象征权力领域,将权力统治转换为个人依赖,甚至转化为忠诚、虔敬或孝顺,将政治资本转换为象征资本。

  至于中国人经常使用的“信仰”一词,似与宗教有关,亦可与宗教无关。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根本态度,是信仰一个超越的本原。然对宇宙及历史是否体现一种确定不移的神圣计划,却没有一种确认的信仰,仅仅是一种未知或不可知的敬畏之心。在对超越的信仰上,它独具中国民族性格。其特点是并不确信或深究神圣意志的结构,以制度形式来表达人与神圣意志的交通,倾向于神人交往、日常实践、权力认同等形式来反复加强对某些神圣意志的确认和信仰。

  “……就其最普遍一般的价值取向而言,并非儒家或其他某一学派的学说,而是汉语结构中所蕴涵的一种世界观模式,大体而言,可姑且称之为非神圣目的论的世界观模式。……其特点是并不确信或深究神圣意志的结构,并创造一个严整的象征、仪式、观念系统来表达人与神圣意志的交通,以此反复加强对神圣意志的确认与信仰。这正是中国文化心理对世界的根本态度:既信仰一个超越的世界本原(天、道、理、太极),又不以人可确证交通的方式深究其结构,而满足于敬拜(古代天帝崇拜及民间信仰)、冥想(道家)、敬而远之(先儒)、敬而用之(墨家及董仲舒派)、思而修身(理学及心学)。在这个根本态度中,蕴涵着非目的论的历史观,人的自足或自弃,以及对人性的乐观或悲观。既然信仰宇宙的神圣本原而又不可知其确切的目的计划,人的存在便是孤立无助的存在,除自强不息、冥思超脱或反求诸己而外,只有醉生梦死。”[10]

  所谓的中国宗教—信仰就是这样一些关系的整合,由此导致中国信仰的群体模式,不得不依赖于现实权力的制度安排。它上达天命祖先,下涉私人信仰,关系中介是现世权力及其制度设置。其影响所及,使中国人如欲界定这个“信仰”,明确它的真实意涵,说明它是宗教的超验信仰,抑或是政治、国家、社会等等层面的信仰,皆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信仰的概念如此,宗教的定义方式亦这样。在欧美宗教学或宗教社会学看来,“宗教”在中国并非一个概念[11],可视为一个“多余的概念”[12],儒、释、道三教被视为“无神的”宗教,局限于文化精英的宗教[13]。本国学人亦曾认为宗教是西洋泊来的概念,中国如有宗教,即祭族、祀天类的“伦理教”,缺乏团体组织形式的一种宗教[14]。

  西方的宗教以教团为基础。韦伯如此强调,涂尔干亦曾指出宗教的社会本质就是一种群体的价值生活方式,将所有信奉者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表达为一种卓然出众的社会形式[15]。比较而言,中国宗教并不具备这样一种团体结构,缺乏独立自主的制度依托。它的宗教主体,或宗族乡村组织,或官方权力安排。所以,言其“信仰”,往往被视为个人的事情;一个定义同样困难的“宗教”,本质上却出于国家权力的制度设置,无法由无数个人的信仰自发集成。所以,局限于西方宗教模式,在以“制度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为宗教定义的标准时,中国宗教的确难以把握[16]。

  因此,杨庆堃的“扩散宗教”(diffused religion)概念,无疑是界定了中国宗教—信仰的分散性特征。其以儒教为典型,体现了传统宗法的宗教—信仰秩序。它的神学、仪式、组织同现世制度紧密结合,而其信仰方式则与儒家学说整合。它虽扩散、个人化,但它在中国社会、权力相关之中,皆能渗透其中。由于传统社会的角色关系大多呈现为扩散型的,而与现代社会的专一型角色关系不一样。专一型的角色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或条文明确规定的,如同科层制度组织中的关系,各司其职,规则行事,责任义务十分明了;扩散型关系则通常表现在亲密的朋友或小群关系之中,它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与交往的一般模式。(1)

  在王权宇宙观的信仰结构中,天赋王权,王权神化(非神授),其制度化宗教信仰形式,几乎就等同于国家权力的实践方式。正是因为这一制度化的信仰实践方式,促使“百人之聚,未有不公”,不得不使其他的宗教—信仰方式采取了扩散的存在方式和实践方式,采用了个人的信仰方式。于是,“制度宗教”或“扩散宗教”的概念,对于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很有意义,值得深入探究。弗里德曼的宗教整体性概念,在杨氏基础上有所推进,然其忽略了中国宗教—信仰实践的双重性。在国家信仰与民间信仰之间,它们的信仰关系之边界,常常被中国社会特有的关系主义方法所覆盖,即制度即扩散,即关系即信仰,把一个应该规范化、制度化的神伦关系,转换为神伦(2)关系、人伦关系、神圣与世俗的互动交换关系、权力与信仰的互证关系。扩散的宗教—信仰关系,不足以解释国家信仰的象征权力关系,亦无法完全把握天下“朕余一人”的私人信仰功能,却能够建构天下信仰的象征权力。集中的制度宗教形式,却无法把握民间信仰在草地社会背景广泛的实践空间,以及个人信仰的私人自由形式。

  对此,本文依据“关系-信仰模式”,(3)宗教是信仰关系的实践模式,什么样的信仰关系,决定了什么样的宗教结构。反之亦然,有什么样的信仰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宗教建构。它们直接决定了中国宗教整体性格局的呈现。宗教关系是通过信仰实践来表达的,而信仰关系则是通过象征权力来进行建构的。

  弗里德曼等人的宗教概念,也许还是出自于制度宗教的一种概念,常常能够在其论述中体会出宗教与信仰的分割。因为中国人的“国家信仰”,往往是一种信仰关系,一种天赋王权、以王权宇宙观为核心的信仰方式。而天命信仰在王权宇宙结构中的呈现,依靠的却不是宗教制度,而是王权统治。所以,在中国的国家权力共同体之中,人们是很难看到“宗教”这样一种具体存在形式的。天命信仰,只能是国家实践方式,只能呈现在国家把握的“祀典”之中。

  这里我很认同王斯福的一个见解:当人们在用一种欧洲的宗教语言来对中国人的宗教加以描述时,到处充斥着信仰与操作、意识与行动、神灵与个人之间不恰当的区分。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信仰”与“意义”一样含混不清,那么全部的解释工作都必须要接受这样一种普遍性的前提,即任何被看作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事情,特别是在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和陈述中,它们都包含有“信仰”[17]。

  本文立足于中国宗教—信仰等研究对象的真实建构。其论述目的是把信仰理解为神伦关系的把握方式,而把宗教视为信仰群体行动、并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权力关系才能予以表达的信仰共享形式。本文主要是以“关系-信仰模式”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各类权力关系、神伦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各种实践方式的论述,讨论中国“象征权力”所包含的既可表达信仰、亦能排斥信仰的双向功能,以把握那种从(个体)信仰到宗教(群体交往)的“实践逻辑”。

  在中国历史上,宇宙王权观的人格化代表—天子,他们都相信自己具有一种特殊的道德力量,能够控制这个宇宙,使之成为自己的“天下”帝国,从而以“大人物信仰”(4)的方法,把自己建构为“超自然”“超社会”的信仰核心,把握天时,把握鬼神,最后把握人间社会,使自己在神伦—人伦社会关系之中能够与上天神灵进行互动交换,最终控制超自然信仰,完成天赋王权的历史使命。

  对此,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话很有启发。他说:“关于宗教的大体上最令人满意的定义是,宗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相信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不管这种力量是否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信仰,二是人与这种更高权力之间的系统化关系。”[18]布朗认为,如果这一定义能被认可,那么,人们就会相信有一种道德力量是能够控制宇宙的,而且他们已经采用一些简单的仪式,把他们与这种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化。所以,想要在那些能够称为宗教、信仰、习俗和不能称为宗教、信仰、习俗之间划分明确的界限,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布朗所说的“系统化关系”,在中国历史中我以为就是国家系统中的象征权力关系,同时也是比社会强大、超越社会的权力信仰关系。它们难用宗教—信仰来定义,却又有比宗教—信仰还要强大的宗教—信仰特征。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宗教与信仰的定义都是今天的概念。但在传统中国人看来,也许只有神伦关系、人际伦常关系、权力关系、交往中的礼仪实践。这些关系在国家祀典之中,是以天命为核心的国家信仰;在民间习俗之中是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在学人士大夫那里是朝闻夕死的文化信仰;在家族之中就是以祖宗崇拜为基础的亲子信仰;而在朝廷皇帝手里则是天下信仰。这就是中国宗教与信仰关系的基本建构。

  在此过程中,自上往下的是国家信仰给予民间信仰的存在活力与合法性;从下往上的是民间信仰对于国家信仰的主动攀缘,是对宇宙王权信仰神圣权威的证明与认可。相互之间若即若离,相互利用却又勾心斗角。如果其中有一类信仰关系叫做“宗教”的话,那么,用普里查德的话来说,这些关系的建构与实践,当然就等同于中国宗教“所做之事”了。由此观之,整个中国社会就如同一个巨大规模的信仰形态。信仰出乎其里,权力一统天下。

  这说明,中国宗教—信仰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受制于社会权力结构的观念形态,它同时也是一种国家权力关系、象征权力结构。社会形态与信仰形态合二为一。宗教—信仰是一种行动关系,并与其他多种社会行动相关联,因此,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研究之中,如欲“描述某一人类行为,颇为明智的做法是参照所有和这一行为有直接相互关系的其他行为”[1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江帆]东海女真文化的认知人类学阐释
下一条: ·[李耕] 规矩、示能和氛围:民居建筑遗产 塑造社会的三个机制
   相关链接
·[张晓艺]民间信仰及其神圣性的建构·[李向平]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以国家公祭圣祖-先贤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