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音影图文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音影图文报道

龙年春节记忆之1988:我登上了天安门 [CCTV视频]
  作者:CCTV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31 | 点击数:4720
 


首播:CCTV-1      1月30日  19:38
  重播:CCTV-1      1月31日  06:10   CCTV-新闻     1月31日  01:45   CCTV-新闻     1月31日  05:30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焦点访谈):1988年龙年春节,好多人在过年时有了一个新去处:走过汉白玉铺就的金水桥,穿过厚重庄严的红漆大门,走过铺着红毯的台阶,登上天安门。对于天安门,人们一直心怀崇敬,天安门的形象,被铸造在国徽上,定格在货币上,印制在教科书里。一直以来,天安门是我们国家形象的象征。而这个龙年,天安门除了庄严,更多了几分亲切,人们感觉离它更近了,过去仰望着天安门,今天可以走进去了。

  天安门城楼第一次成了老百姓的旅游景点

  从1988年的春节开始,人们又多了一项选择:登上天安门城楼俯瞰节日中的首都北京。

  1988年春节,登上城楼的中外游客,就有将近万人次。而天安门城楼向普通游客开放,开始于1988年那个春节之前。

  其实,从1986年5月1日起,天安门城楼开始有组织地接待参观者,只是当时的参观者,主要是中央或驻京部队一些会议的与会者、人大代表或劳动模范。参观需要提前登记,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时值1987年,当时北京市旅游局的工作重心是围绕着次年的“北京国际旅游年”,想把天安门城楼开放当成一个旅游景点。

  这个原以为难以操作的设想,却很快变成了现实。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市旅游局向中央申请开放天安门城楼,从报告到获得批准,只用了三个月,一切水到渠成。

  天安门城楼开放后的第一个登楼游客

  在天安门城楼开放那天上午9点之前,在天安门城楼售票处,人们早早地排起了长队。人群里面,有记者董保存,还有退休老人高希武。那年高希武77岁,是天安门城楼开放之后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普通游客。

  沿着甬道走上城楼,迎接高希武老人的,是鲜花和众多云集在这里的记者。在一段当年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第一次登上城楼的高希武老人兴奋地走遍城楼的每个角落。

  在天安门城楼开放之前,城楼上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布置,筹备部门在游客行经的所有地方都铺上红色的化纤地毯,使得游客迈出的每一步都走在红地毯上,就像走向一场盛大的仪式。

  这里的桌椅、沙发、茶具、挂钟、屏风……每件都按开国大典时的原样摆放。徜徉其中的游客们,犹如参与到共和国数十年的壮阔历史之中。

  甚至悬挂在城楼正厅的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曾经有过审慎周密的考虑。为天安门城楼美术作品定下基调的是时任北京画院院长的大画家尹瘦石。在他的倡议下,大画家田世光、郭怡宗、王庆生等纷纷为天安门泼墨挥毫,他们所有的画作都以轻松写意的花鸟画为主。

  在天安门城楼开放的第一天,登上城楼的中外游客共有2000多人,作为见证者,董保存记录下了当天参观人群的激扬情感。

  又一个龙年春节的天安门城楼

  今年,又是一个龙年的春节,高希武已经去世多年,他的孙子高斌再次登上了天安门。

  高斌在天安门伫立,广场还是以前的广场,但是气象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80后,他感觉到时代的进步,从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体会到祖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2,壬辰龙年,春节期间,4000余名中外游客登临城楼,感受开放的北京,开放的中国。

  从天安门城楼开放以来,一共有5000余万普通游客登上天安门城楼。

  从今年元旦开始,天安门观礼台也正式向游客开放,每月的第一天,游客们都可以登上观礼台观看庄严的升旗仪式。

  以往,登上观礼台是一种待遇,是对英模英雄的一种奖励,现在变成了大众可以享有的一种权利。从开放天安门城楼到开放观礼台这个进程,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勇气;我们的国家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到今天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胸怀也融入到世界体系当中,融入到国际经济建设当中。

 

  文章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2012-01-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龙年春节记忆之1964 :大寨的变迁 [CCTV视频]
下一条: ·龙年春节记忆之2000:三峡移民的新春 [CCTV视频]
   相关链接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乌丙安:“年”和“春节”的渊源与变迁·詹石窗:春节礼俗及其文化精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