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尹祖泽]过年琐记
  作者:尹祖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23 | 点击数:8554
 

  哎呀,文曲星偏爱杏花

  “阿吉,快起来,快起来!”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在叫我。我一骨碌爬起来,穿好衣服。

  打开门,是铁蛋、阿全、阿牛他们三个。

  “什么事?”我昏沉沉地问。

  “杏花抢了头香!”阿全急巴巴地说。

  “什么?!”我一惊,很快清醒了,赶紧跟三个伙伴去杏花家看个究竟。

  杏花和我们是同班同学。在班里,杏花的学习成绩最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我们羡慕她,也嫉妒她,曾暗自跟她较劲,要超过她。可是,不管我们怎样努力,第一名还是可望而不可及。村里人说,要想超过杏花,除非抢到头香!

  朦胧的晨雾中,杏花家院里的大长香傲然挺立,青烟袅袅,燃得正起劲呢!堂屋里灯火通明,杏花正津津有味地朗读课文。看到杏花的认真劲,我似乎明白我们老赶不上她的原因了。

  “你们看,你们看!”阿牛惊奇地叫起来。咦?神了!只见一颗星星落了下来,闪亮闪亮的像核桃那么大,滚进了堂屋。在杏花把星星拣起来,左看右看之际,星星化作一道白光,钻进她的体内。杏花惊异地捂住了胸口……

  “哎呀,文曲星偏爱杏花!”铁蛋气得直跺脚。

  “唉,完了!”我长叹一口气,气狠狠地朝墙猛击一拳。

  “哎呀——”一阵钻心的疼痛把我弄醒。原来,在梦里,我的手砸在了墙壁上。

  我睁开眼一看,屋子里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寂静的空间里,只有奶奶的鼾声。回想起梦中的情景,我紧张极了。

  你看这两颗星星,那是我们的星座

  “喔喔喔——”公鸡打鸣了。我赶紧推醒熟睡的姐姐:“姐,快起来抢头香!”姐姐一下子爬起来,揉着眼睛嘟哝:“还早嘛!”“早点好,迟了就抢不到头香了!”

  我和姐姐摸索着穿好衣服。一开房门,寒气逼人,我俩不由得打了个冷噤。

  院子里,我和姐姐一人拿着一对长香,虔诚地向天地敬拜了三下,然后把香插在沙桶里。

  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我诧异了:这就算抢到了头香?文曲星能看见吗?

  青黑的天幕上,星斗的光亮强弱不等。明亮的星星少,昏暗的星星多。听奶奶讲,聪明人的星座是明亮的,普通人的星座是昏暗的。这样看来,世上应该是聪明人少,普通人多吧!

  我的星座是哪一颗?文曲星会给我的星座洒甘露水吗?聪明和灵气会不会落在我的身上?一连串的问号在我心里翻搅,而我不得其解。

  “愣着干什么,快干活啊!”姐姐把抹布递给我。我赶紧和姐姐一起擦桌抹凳,生火烧水。一忙碌,寒意消失,周身发热,心里畅快,头脑清醒。

  干完活,我打开课本朗读,读得顺畅,记得清楚。通读三遍,我就能背诵课文了。这时,我终于明白了老师要求我们早读的道理。

  “聪明来源于勤奋,勤奋才是立身之本。抢到头香也不能说万事大吉了,就坐享其成,而是要天天早起,勤动手,勤动脑。这样,抢到的头香才能起效呢!”父亲的话在我耳畔响起。

  “喔喔喔——”公鸡再次打鸣后,鞭炮噼噼啪啪地炸响了。

  我跟姐姐走到院子里,长香已经燃了一截。

  “姐,你看这两颗星星。”我指着紧挨在一起的两颗星。“那是我们的星座。”姐姐肯定地说。我举起手,向它们打招呼,而它们也向我眨巴眼睛呢!

  霎时,太阳升起来,天亮了。

  □ 尹祖泽(白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01-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赵启光]春节与圣诞节的声音和颜色
下一条: ·[刘悦笛]当代哈佛汉学家的“中国观”
   相关链接
·[邹东子]鸟蛋能吃,鸟不能吃?·[张隽波]民国历书中的春节标注及年俗话语建构
·[张勃]北京春节的传承与变迁·[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
·[肖波 宁蓝玉]从传说意象到旅游地标:文化记忆视角下鹊桥的创新转化·[吴竞尧 牛乐]“艺术在地化”与“在地化的艺术”
·[闻云峰]彝乡的“年味”:云南省洱源县松鹤村吹吹腔春节演剧的调查研究·[汪欣]谈人工智能时代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陶书敏]春节祭祖的体化实践与象征秩序·[齐琪]从民俗活动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
·[牛聪]从地方文化记忆到国家文化标识:赫哲族“伊玛堪”在“乌日贡”大会中的传承重构与功能特征·[刘艺萌]革命中的女性记忆塑造
·[李政]大理洱海沿岸村落的白族耍海会研究·[李牧]共舞:海外华人春节庆祝中的舞蹈与舞会
·[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韩亚轩]“花儿”中的程式、表演与文化记忆考察
·[段淑洁]身体、社会与文化:节庆民俗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记忆维度·[丁玉蓉]从"蛇妖"到"新女性":白蛇传说的民间叙事流变与文化记忆重构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遗一定要有双重视野: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王晨阳]论春节对优质教育的贡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