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1年会专区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主题的历史影响
  作者:穆昭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19 | 点击数:7532
 

 

 
中国现代民俗学主题的历史影响
穆昭阳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这段不平凡的岁月中,中国社会几经炮火战乱、政权更迭,使中华民族逐渐从为我独尊的幻梦中清醒。加之各种思潮泛滥,西学中各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介绍,在与西方进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过程中,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反省自身。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国人陈腐的价值观和旧有的习俗禁锢了国民的创造力,扼杀了国民的抵抗力和民族生命活力。一些具有较新思维的知识分子和国民开始了“启迪民智,开化思维,进行启蒙” 的工作。1915年,《新青年》创刊,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主张。在20世纪初期,中国开始探索并开始走上现代化的路途。“随着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研究者把眼光放在民众身上,试图了解民众的思想,并从中找到中国文化之根。因此,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们投身于社会运动的洪流,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教育民众,唤醒民众参与到救亡图存斗争中来。这是民俗学在中国兴起的时代背景。”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佳琪]政府介入对传统节庆文化的影响
下一条: ·[马知遥]非遗生存的困境和尴尬
   相关链接
·[韩雪春]民、俗、村落:民俗学流动研究新探·[高继显]城市民俗学视角下的夜市文化研究
·[付晓丰]从技术祛魅到新民俗建构:中国婚礼摄影的现代实践与文化重构·[范夏苇]浅谈日本的中国宝卷研究
·[杜韵红]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生态博物馆研究综述:理论演进、实践反思与未来路径·[党佳丽]超越结构主义:“白氏郎传说”的在地化实践与民俗学方法论反思
·[崔芃昊]始祖询唤:晚清文学中黄帝、女娲形象的重构、认同与共同体形塑·[蔡季呈]表演理论视域下张家港市凤凰镇河阳山歌的现代重构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7-8月受理)·[巴莫曲布嫫]保护非遗一定要有双重视野:植根中国,融通世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5-6月受理)·[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
·首届“中原民俗学论坛”学术研讨会暨河南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成立仪式征文启事·[萧放]都市如何成为家园:中国都市节会传承与市民日常生活的重建
·[刘魁立]中国人的特色节日体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3-4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华西民俗学论坛(2025)|“回向历史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蓉启幕
·2025年中国重庆·丰都庙会举行·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