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郑晓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10 | 点击数:25447
 

 

本文认为,当代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曼飞龙村的文化变迁具有健康合理的取向。这种变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民族文化的重构,一是民族文化中合理因子的现代提升。它向人们表明,传统并不纯然是现代性的对立物。最后,通过傣族文化变迁与基诺族文化变迁的比较,作者指出,在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对于民族文化的理性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对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适应的结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包括了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服饰、居住、宗教、风俗、生活方式、生产生活及有关自然与社会的知识等等。在当今世界,社会交往的频度和范围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不同文化的汇聚和交融也空前纷繁复杂。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民族的文化有什么价值,民族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会不会消失,是关系到民族文化命运的问题,也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当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少数民族面临的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本项研究将就当代傣族民族文化的变迁来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的价值。笔者希望这一研究会对回答上述问题有所裨益。
傣族是分布于云南南部的一个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约107万。在中国境内,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孟连、金平等县。同时,傣族在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都有分布。傣族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及生活方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今天,随着傣族社会的对外开放及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傣族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迁之中,与此同时,傣族的民族文化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为了认识傣族社会的这种文化变迁,笔者选择了傣族聚居最为集中的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村寨曼飞龙村作为研究的对象。在透视这个村寨的同时,笔者将与傣族相邻的一些民族的变迁也纳入自己的视野,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曼飞龙村作为调查的对象,一个直接的原因是,这个村庄是笔者的岳父家,有许多调查的便利,更深层的原因则是:1.该村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这是由于第一,该村有较悠久的历史。曼飞龙村著名的白笋塔建于1204年,所以该村建寨不晚于1204年。第二,该村有丰厚的宗教文化传统。因为该村的白笋塔是境内外著名的宗教活动圣地,加之白笋塔又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白笋塔为重要象征符号的小乘佛教传统在村中倍受关注,积累丰富。第三,该村在当地有一定的声望。解放前,傣族村寨分为不同的等级,单就农民聚居的村寨而言,依次为“傣勐”,意为土著;“领囡”,意为迁来者;“宏海”,意为杂居者(其成员包括被各寨赶出的“琵琶鬼”及麻疯病人)。曼飞龙村属“傣勐”等级。高等级村寨对本民族文化有较强的自信,这种心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留。2.该村有接触外部文化的便利条件。由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县城至中缅边境勐宋的公路从村前经过,交通便利;此外,该村有47人在外面有稳定的工作;最后,由于是旅游景点,国内外的游客常来这里。以上三个因素使得曼飞龙村很容易接触到外部的文化。3.该村的经济状况在西双版纳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村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在该地区属中等水平,故有一定的代表性。总而言之,曼飞龙村一方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一方面又有接触外部文化的便利条件,可以想见,在这里发生的文化汇聚和文化碰撞、文化交融是内容纷繁的,也是值得研究的。
本项研究的资料主要采用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方法而获得。笔者对傣族的研究始于1983年,至今积时十余年,其间二十余次前往曼飞龙村进行调研,从而得以不间断地观察这一村寨十余年来的变迁,其中1984、1986年的两次在30天以上[①a]。
曼飞龙村的文化变迁是发生在宏观社会走向现代化这一大背景之中的。因而,要把握这一变迁,必须将其置于传统—现代这样的维度中来进行考察。而关于传统和现代,流行的观点是把“传统”看成是与“现代”格格不入的文化模式,二者是对立的两极,它们的关系是此消彼长,难以共存。这种“传统障碍论”几乎成了一般现代化理论的一种前提性认识。后来,一些学者发现,在东方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并不纯然扮演着一种负面的角色,相反,它有时扮演着正面的角色[①b]。传统与现代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王铭铭的福建省泉州地区塘东村民间传统的现代复兴的调查也支持了后者的观点[②b]。笔者认为,后一种对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的看法以及王铭铭的观点颇具启发性。笔者在长期的调查中发现,傣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性并非绝对不相容。相反,有许多特质可以和现代社会相协调(例如他们的婚育观)。而在其文化变迁中,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经过重构、被注入新的内容而表现出新的活力,而不是传统文化的丧失。
 
二、曼飞龙村文化变迁的社会背景
 
(一)当代傣族社会的变迁
本研究主要考察50年代初期以来曼飞龙村的文化变迁。50年代初,傣族社会的民主改革改变了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傣族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此之后,傣族社会变迁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这一阶段,傣族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这一阶段也经历了因为“左”的影响而带来的磨难,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压制,民族文化受到无端的批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怡鹏]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
下一条: ·[陈柏峰]乡土逻辑植根于熟人社会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刘林娟]江南蚕神信仰研究
·[胡媛]跳岭头与吃岭头:社会变迁中的民俗演绎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蕾]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
·[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
·[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冯桂华]饮食里的生态、关系与社会变迁:对赣北地区“米粑”食俗的人类学考察
·“改革开放40年与地方社会变迁”青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高忠严 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