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李河:“礼”在现代社会礼被异化成了“礼物”
  作者:李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03 | 点击数:10475
 

李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重读

  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左传》昭公五年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

  《孟子·万章下》

  礼,不同、不丰、不杀。《礼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苟无忠信之人,则礼不虚道?是以得其人之为贵也。《礼记》

  【现代社会越来越“无礼”】

  现代社会越来越“无礼”,它所奉行的规则,一个是官本位,另一个则是低级的市场经济下的欺诈原则,所以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就会时常感到坚硬。而礼,正是改变坚硬,让社会变得温和、温馨的东西。

  但重建礼仪并不容易,因为首先需要改变的,不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而是整个社会所奉行的规则。要使现代社会重新“重礼”,必须要建立一个符合现代人际关系的示范生活,这种规则不是市场的交换、欺诈,而、是彼此尊重、诚信。

  同时,对于传统社会中的“礼”,也要懂得取舍,要继承,也要转化,它发自内心、个人修养以及节制等相关的内容,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而它代表等级制度的那一部分,则是我们要摒弃的。

  【诚信是“有礼”的前提】

  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传统社会则是人治社会,但这不代表着传统社会中的礼不能和现代社会所融合。

  实际上,文化永远都是一个继承和融合的过程,之所以有人觉得传统的“礼”不见融于现代,这是因为他把低级的市场经济社会与现代社会混为一体了,前者是以欺诈和掠夺为规则的。而真正的、健康的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前提的。《礼记》里说:“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这里面就说到诚信,其实在一个社会里,任何事情,任何领域都是需要诚信的,它们是共通的。

  所以,人们有发自内心的互信和尊重,那么自然就会“有礼”;反之,人们信奉欺诈和掠夺,即便有礼,也长久不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晨报 2011年03月03日 10:05

上一条: ·[朱四倍]“传统年”正名未必能挽救“年味淡”
下一条: ·冯骥才委员:莫让“非遗”保护变成“面子过程”
   相关链接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佳慧]从礼器到生活工具:婚俗家具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基因转译与价值共生
·[张楚晗]从“冥判机制”探析佛教对中国传统礼制的适应·[岩温宰香]坝老傣村人生仪礼中的礼物流动:礼俗秩序与人格建构的民族志研究
·[邢宝心]作为一种“过渡礼仪”的青年慢就业现象分析·[佟思远]生死礼俗:清代四川棺木研究
·[陶斯咏]无偿之偿:一个海岛渔村的礼物经济与互惠机制·[石岩奇]三扇门:沂蒙地区婚嫁礼仪中的空间过渡与人生通过
·[屈文焜 屈小草]袁复礼:地学家的人文情怀·[秦振文]文史互证:“三言二拍”中的婚俗探析
·[彭恒礼]官房戏楼与官房演剧研究·[倪晨嘉]青年女性的“DIY 婚礼”实践
·[吕文君]流动的祠堂:仪式中的宗族镜像与秩序再生产·[刘祖豪]眼明囊及其礼俗行事述论
·[刘人瑛]“食”间礼序:人生仪礼中的饮食民俗映射·[林玉梅]礼物交换与家族互惠:桂西壮族“两边走”婚俗的实践机制研究
·[李向振]“我给你讲个故事”:一项关于传说的文学社会学考察·[李国太]礼俗互动:对一个学术概念的省思与推进
·[胡小可]“鸡犬升天”:丧葬礼仪与道教升仙传说中的鸡犬并举问题·[何佩雯]礼俗互动视域下清水江流域禳灾礼仪与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