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情:拜年中不变的DNA
  作者:记者 李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31 | 点击数:4371
 


       新春将至,办公桌上的贺年卡与日俱增。不要以为这是洋玩意儿,其实,它才是地地道道的“土特产”呢。

  北宋时期,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的名片“谒”、“刺”开始用于拜年,化身为贺年帖。现存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一张贺年片,是北宋大文学家秦观送给子允学士的,且是由他亲手书写,内容是:“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宋以后,贺年卡越来越普遍地使用在社交礼节性的拜年中。元代的“飞帖”、明代的“代僮”等都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从最初的“磕头交相揖”式的面对面拜年,到逐渐走向更便捷、针对面更广泛的“贺年帖”,再到如今风靡的网络拜年等,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拜年这样的民俗中均有相应的投射。

  “团拜”源自汉代,是拜年习俗之始张勃(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教授):汉朝中期以后,每到岁首,朝廷要举行大朝会,群臣聚集起来,有时外国客人也加入进来,给皇帝、皇后等叩首,进献礼物,庆贺新年添寿,皇帝则宴请群臣,并经常加以赏赐,这个场合经常有乐舞表演,显示出一种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这种仪式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政治含义,通过这样的仪式,确立了君臣之间的既有上下之别又有共同利益的复杂关系,也确立了中央和地方、帝国与他国之间的关系,对内显示繁荣,对外彰显国威。或许这可以算作是最早的“团拜”吧。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正旦朝会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朝,始终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在朝廷的推崇下,民间拜年也日成习俗。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拜年方式折射人际范围逐渐扩大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唐宋时期,由于人际往来密切,此时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贺年卡的交际功能。有时由于应酬太多,分身乏术,东家常常会指使自家的孩子或下人挨家挨户地送帖。送帖人如果时间紧,就会直接将贺卡扔到人家门口了事。所以,历史上贺卡又叫“门状”或“飞帖”.

  正是由于当时社会有了这样一种需求,所以,在宋代,一个新行当--邮递业应运而生。宋代张世南所撰《游宦纪闻》以记录土俗掌故、逸闻轶事、风土人情、文物鉴赏而著名,书中记载了每逢冬至、元旦等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的习俗。从这里也可看出,宋代已经有了专门邮寄贺年卡的业务了。而贺年卡真正被称为“贺年帖”被加以使用,还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

  萧放:明朝中期北京有所谓“望门投帖”之俗,就是一种礼仪形式的拜年。那时,东西长安街住户大多是朝廷官员。拜年的人不问张家李家,只管从东街到西街,一路“望门投帖”.拜年帖上写“某某拜贺”,所拜的主人名字都没有。被拜的人也是应付,要么设个门童,要不干脆在门口准备一个红纸袋,称为“代僮”,专门接拜年帖子,或者准备一个门簿,来客登记留名。

  张勃: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结点,因为不同的缘故而与其他人结成或远或近、或亲或疏的关系。传统社会中,这些关系基本是建立在血缘、姻缘、地缘之上,因而拜年尤其注重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的调整。可以说,旧时拜年的过程,就是家庭关系强化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除了血缘、姻缘,业缘和志缘的关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于是现在基于业缘关系和志缘关系的拜年也变得越发重要了。

  科技进步引发拜年方式的巨变李汉秋(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传统节日放假的首倡者):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拜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走家串户地登门拜年,一天下来最多走四五家,道远的就只能寄张贺卡了;后来,随着家庭电话日渐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相互问候,就算天南海北,距离也就是电话线那么长了;及至目前,手机成为日常生活用品,短信拜年变得司空见惯。平日里疏于问候的亲朋好友,发个短信送上祝福,手指动动,就与更多人进行了情感交流。

  网络拜年更是这一两年的时尚。去年春节前,我的电子邮箱收到了不少亲朋好友发来的电子贺卡,制作相当精美。今年我刚学会用电脑视频,昨天就有学生问我有没有3G手机,想春节的时候用手机视频给我拜年。

  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不断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拜年,这一传统的年俗才能够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与生机。

  苑利:尽管拜年的形式在变,但人们通过拜年传递关爱之情这一点,却始终没有变。而这不变的情,也许正是来自于中国文化的DNA吧。(本报记者 李 韵)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1年01月26日09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拜年:温暖的文化仪式
下一条: ·年夜饭涨价成“习惯” “年味”渐行渐远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