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许定铭]被遗忘的民俗学家黄石
  作者:许定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8 | 点击数:12586
 


  整理藏書撿出來黃華節的《中國古今民間百戲》(台北:台灣商務,1967),這是本40開,179頁的小書,躲在書架上塵封的角落很多很多年了。這是本失而復得的書,捧讀小冊子,勾起一段40年前的往事:

  1966年我剛從師範學院畢業,在元朗覓得教席。當年交通不便,元朗算是邊遠的鄉鎮,往返費時,為工作上的方便,與同事梁君在東頭村合租一村屋居住。村屋為廳房廚廁各一的小房子,一共有三間,建在大屋後園的內側,是屋主為他三個兒子所建的。當年三個少年人還在讀中學,屋主便先把村屋分租給住客。

  我和梁君住左屋,中間的那間租給一家三口,右屋則住了一位身材瘦削,卻健步如飛的老人家。我常見他穿著「唐裝衫」,走在魚塘的堤基路上,讓清風揚起衫尾,飄揚的銀絲,給人智慧與嚴肅的感覺,像位睿智的學者,很有風度,套句本地話——好有型。

  由於鄉居寂寞,那一年我的創作慾特別旺盛,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埋首案上疾書。那年代我愛寫、愛讀現代詩和小說,每有阻滯,總愛走到屋前的小花園裡散步,偶然發現住在右屋的那位老人家竟也在埋首疾書,不禁錯愕,難道天下事竟如此湊巧,我的鄰居會是位作家?

  起先我們是點頭問好,繼而攀談起來,老人家告訴我,他本名黃華節,筆名黃石,意大利小說家卜伽丘《十日談》(與胡簪雲合譯,上海:開明書店,1930)的第一個中譯本就是他的傑作,還說他年輕在北平讀書時已愛書如命,曾偷偷潛進禁宮圖書館中狂抄資料數月,故此他文章的內容,多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如今他靠寫作過活,文章全在台灣發表,在本港甚少人知道他。後來他還送了我一冊《中國古今民間百戲》,說是剛出版的新書。

  黃先生深居簡出,每日不是讀書就是寫作,甚少與人來往,我與他鄰居大半年,從未見有人探訪,只見過兩三次他帶回來一個約十歲的男童,說是他的誼子。當時心想:隱世的作家學者,大概都是如此孤癖的吧!

  黃華節老先生當年看似近六十,而我則少不更事(當年才19歲),而且沉醉意識流創作,根本看不起《中國古今民間百戲》這類「小玩藝」,其實要看也看不懂,甚至不懂請作者在扉頁題簽,只隨手簽了自己的筆名,一聲多謝之後,書自然束之高閣,不知放到哪裡去了!

  那年暑假我在香港島找到教席,急急捲了蓆鋪,陷進營營役役的都市洪流裡,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東頭村去。此後數十年,我的教學生涯未變,愛書情懷也不變,倒是寫作內容卻一百八十度轉變,不再寫現代詩和意識流小說,改為寫書話和專研三四十年代的新文學,經常要逛舊書店找資料。

  1980年代中期的某天,逛舊書店時發現一冊《中國古今民間百戲》,想起和黃華節先生淡淡的情誼,便抽出來翻翻,啊,扉頁上竟有我年輕時代的簽名,這冊書就是當年黃先生送我的那冊,我完全不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從我的書架上流落到舊書店去的!出外流浪過的那冊《中國古今民間百戲》,又重回我的書架,後來又跟著我流浪到加拿大的多倫多,跑了地球一圈,然後又回到香港來了。

  《中國古今民間百戲》是王雲五主編的《人人文庫》第383號,是本研究民間「玩藝」的專著,內容述說的民間玩意並沒有一百種,從「上竿戲」到「拋堶打疙」,共介紹了「繩技」、「幻術」、「馬戲」、「蹴毬」……等22種流傳於我國古代民間的玩意,隨手翻翻,發現每篇內容均非常翔實,引用不少罕見古籍,探討並演述了各種玩藝流變的歷史,決非隨意寫寫的趣聞典故,完全是資料非常豐富的民俗學論著。

  小子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黃華節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

  豈料我翻查了十幾種工具書,都找不到黃華節的條目。最後在陳玉棠的《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浙江古籍,1993)和周家珍的《20世紀中華人物名字號辭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裡,找到了內容幾完全相同的「黃石」條目,說「黃石,筆名養初、黃華節,著有《神話研究》,譯過《家族缺席史》(銘按:應為《家族制度史》),和呂一舟合譯《少年世界史綱》。」內容簡單而失實,把原名和筆名混淆了。

  書籍裡找不到,只好上網去找。起先用較多人知的「黃石」去搜,得五十餘萬條,無從篩選;再用「黃華節」去尋,略為好些,可惜所得仍起不到作用,完全沒有「黃石」或者「黃華節」的生平資料,只知道他曾進過燕京大學,可是,翻了兩巨冊燕京研究院編的《燕京大學人物誌》,一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在職員及歷屆畢業生的名錄裡,也找不到黃華節!

  最後在冰心夫婿吳文藻(1901-1985)的傳記裡找到了蛛絲馬跡,知道他曾在吳文藻手下工作過:1930年代初期,著名的社會學者和民族學家吳文藻在燕京主持社會學系,曾進行過一次地區性的實地?#123;查,派徐雍舜、林耀華、費孝通、黃迪、鄭安倫、黃華節、李有義等,到鄰近的鄉鎮去考察,而當時黃華節被派到定縣去?#123;查禮俗和社會組織。黃華節既與費孝通等同學或同事,則年齡大致相若,倘如今尚健在的話,是近百歲的老人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大公报 2006-3-19 01:53

上一条: ·[黄葵]师恩难忘──纪念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下一条: ·[子安加余子]江绍原与Folklore
   相关链接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李闪闪]重新发现黄石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谭一帆]走出符号化,走向生活
·[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刘雪瑽]再论程憬的中国神话研究
·[漆凌云]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述评·[高荷红]“满族说部”概念之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