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新闻出版总署要求色情版“格林童话”下架销毁
  作者:中新网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15 | 点击数:14303
 

  出版方:已公开道歉

  据媒体报道,“情色版格林童话”在中国已被不同出版社出了10年。为何不直接堂堂正正向作者购买版权引进,而要冠以“格林兄弟”为作者呢?

  原来,依据版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的作品在其过世50年后(共同作品应以共同作者中最后去世的作者为准),将成为无需支付版权费用的“公版”,格林兄弟俩已经过世了150多年,自然不用再支付版权费了。所以套用别的作家的内容,冠以“格林兄弟”,掩人耳目,自然省却了大笔钱财。

  据报道,出版方相关负责人袁某日前表示,经过彻查,确实发现书里存在参考的原版信息来源注疏不详、加工编辑不规范、对译稿的修辞部分未予以适当修改等问题。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勇坦言,这是没有足够重视版权引进的结果。

  据了解,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已经通知各书店全部下架、停止销售并收回问题图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已经开始停业整顿,并向读者公开道歉。

  网友热议:很黄很暴力,做法令人不耻

  据报道,这本“色情版”格林童话,在论坛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在热议中戏称其“很黄很暴力”。

  网友“闲云潭影”说这根本不是《格林童话》原著,却敢将作者印上“格林兄弟”。她在跟帖中留言:如果孩子看到这本书,身心肯定受到影响,进而误入歧途。

  网友“化不了的雪”深情地回忆道,自己不认识字时,就听爸爸、妈妈讲过《格林童话》了。可爱的小红帽,善良的白雪公主,曾经是她儿时最好的“伙伴”。等她当了妈妈以后,早早就给儿子买了本《格林童话》,哄他入睡时给他读。跟孩子一起分享那些充满童趣、智慧的童话故事,很快乐。现在6岁的儿子已经能看懂《格林童话》,那是他最心爱的书。她特别不能容忍有人如此糟蹋《格林童话》。

  网友“图腾上的烙印”则认为,恶搞分为不同的性质,有的是搞笑,但不怀恶意。但“色情版”的格林童话已经不是简单的恶搞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有人出版这种“很黄很暴力”的书,良知何在?该书号称在日本、韩国、台湾、香港销售超过300万册,来勾起人们的关注和猎奇心理。他认为,这种做法是缺乏职业道德的,令人不耻。

  文化学者建议:儿童读物出版应建家长审查机制

  色情版“格林童话”的销售引起文化界的关注,评论者、学者对这种谬误的传播表示出担忧,认为文化部门应该加强监管,清理这些“肮脏的文化垃圾”,不要让孩子们失去童话世界。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表示,为了赚几个钱,出版商根本没想过,这种谬误的传播,将让社会为此付出极大代价。杨建华说:“假借格林兄弟的名义,来编取这种取媚当下的流行、庸俗、或者说‘时髦’的书,对作者本身是种亵渎,也是对社会公众的一种伤害。文化部门有义务对这类书籍做出监管和清理。”

  《羊城晚报》评论文章说,借格林兄弟之名赚黑心钱的“污秽版”《格林童话》,展示的是出版商最没人性的罪恶心态。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就是这样肮脏的文化垃圾,竟然公然摆放在书店里,打着谎言的招牌向孩子们兜售,真的想不通,那些在“查禁”出版物方面很有一套的管理部门,这时候都跑到哪里去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12月15日 11:1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曹保明著《吉林满族剪纸——关云德》出版
下一条: ·新史学代表人物顾颉刚“全集”出版
   相关链接
·[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张歆]社会主义文艺与“新童话”话语实践·[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
·[叶冰洁]六朝隋唐“凶宅捉怪”故事的叙事动力·[杨茜]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故事的诗学研究
·[谢亚文]欧美民间故事女性讲述研究谫论·[谢红萍]流动与型构:古渔雁民间叙事的生成逻辑
·[武诗瑶]对话体网络民间故事的存在形态、叙事结构与互动机制·[王华]叠写与融入:民间故事文本的社区再造研究基于赣剧《柳母传》创作与演出的田野调查
·[葩丽扎提·阿地里]阿尔泰语系民族“ATU315A型”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与文化阐释·[娘本]民间故事歌《方四娘》在西北多民族中的流传
·[那木加甫]拟人化叙事与多物种的生成性共生·[毛佳艺]东亚两兄弟型故事比较
·[刘经俏]民间文学的文类间性与大故事观·[焦文鑫]从口头到书面:胶东民间文化研究者对王懿荣名人故事的搜集整理研究
·[郭丽君]从口耳相传到银幕呈现:民间故事影视化改编的多维审视·[程冰]观众视角下民间故事的跨媒介讲述及意义再生产
·[杨丽嘉]颠覆:杰克·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批判之维·[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