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四问中国式申遗 文化遗产这笔账该怎么算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2 | 点击数:8173
 

  三问申遗目的:

  保护也是一种发展

  吕舟:申遗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护,保护的目的也是发展,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都想有好的生活,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所以改善生活不可质疑。比如丽江、平遥,申遗前后的发展变化足以证明它们是成功的。

  杜晓帆:世界遗产的美学价值,带来了一些观光,如果只是将其围起来,那民众根本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既然展示了,肯定需要一些设施,这是肯定需要一定的投入的。世界遗产不是投入多少就赚回来多少。现在国家有40多项世界遗产,国家出钱或是我们通过税收赚到的钱去申遗,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们能为后代留下这些东西,至于利用申遗后赚钱这是不应该,它能带来一定的收入,但目的一定不是这个。保护遗产是国家和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四问开发与保护:

  关键要把握好度

  杜晓帆:地方政府可能会把申遗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希望利用自身资源让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这本身并没有错。很多遗产地都属于贫困地带,没有商人投资,所以希望以此(收门票)作为经济来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既申请了遗产,又能保护其环境,同时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我想有,关键要把握好度。世界遗产代表的是国家,我们在选择时肯定是谨慎的,既然我们选择了,不论花多少钱都要对其保护,这个应该是不惜代价的,不可以用投入与产出来计算。可能现在我们看它的价值还没有那么高,但它会使我们的后代生活更舒适,考虑到后代,做这个事情就是有价值的。

  吕舟:目前保护上的问题是肯定存在的,一件困难的事情好不容易做成功了,欢呼之后可能会被搁置一边或是交给别人,这样一来申遗后的保护问题可能就会慢慢出现。但就中国申遗来看,并不是申遗完之后就没事了,进入了世界遗产那个体系后是要不断地对其进行监测的,6年要做一次监测报告。如果存在的问题很大并反馈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使申报成功的遗产也会被撤销,所以我们应该很庆幸有这样一个体系及时监测、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08-31 10:44:02

上一条: ·人性化下中秋回归:找回中秋在文化生活层面效益
下一条: ·[胡苏平]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
   相关链接
·坚持尊重原则 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巴莫曲布嫫代表:坚持尊重原则,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
·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春节申遗成功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召开在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