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杨六金:一本书与一个族群的命运
  作者:满长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2 | 点击数:7847
 


杨六金(左)对莽人社会历史的调查研究历时十六年,他常常与莽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资料照片

 

  他们,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群体。刻木记事、岩洞为宅、餐食野果、衣穿树皮……他们跨境而居,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在极度贫困中延续族群的血脉;他们长期居住在高山林地,每年有三四个月没有粮吃。他们保留了最本位的美德:他人无粮吃,不管自家明日有无口粮,定毫不犹豫地共食;没发生过偷盗,捡拾到东西悬挂高处以便失主寻找;从未有过离婚,发现第三者只能沟通和解;教育孩子吃苦耐劳、为人行善……

  他们,就是神秘的莽人,而他们命运的改变,与一个人,一本书有关。

  这个人叫杨六金,他写的书《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莽人的过去与现在》让他一夜成名,也让莽人这一族群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0年4月27日,云南省扶持莽人克木人发展现场会在金平召开,这标志着莽人扶贫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牛场坪村的莽人老党员罗开文用手指着整齐的新房、崭新的农田、纵横的沟渠,还有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开心地笑了,这些全新的设施就如变魔术一般,在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在了他的眼前。

  杨六金其人

  如今的杨六金可谓是著作等身的人,可是,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学者,竟只读到小学二年级。

  1956年冬,在云南红河县宝华乡座落村,一个男孩出生了。因为出生时只有六斤重,便起名为杨六斤,后改为杨六金。杨六金尚不记事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成了唯一的依靠。由于家贫,他在念完小学二年级后,便放下了书包。稍大些,他又学编织、泥工等。杨六金心灵手巧,待人和善。1976年,他被乡领导看中,成了一名年轻的农科员。

  杨六金的父亲是彝族,母亲是哈尼族。杨六金从小喜欢听民族民间故事,爱唱民歌民谣。20世纪70年代,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兴起,他尝试着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民歌等,并向外投稿。虽然作品稚嫩,但频频见报,对他是一种极大的鼓舞,乡亲们称他是“山旮旯的读书人”。

  1983年,命运之神垂青了这个有准备的年轻人,他到云南民族学院语文培训班学习结束后,被借调到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工作。1985年12月,29岁的杨六金调入红河州民族研究所,开始了人生征程的又一次起飞。

  神秘的族群

  莽人这个族群,说他们神秘,是因为他们是中国最小的族群,到目前为止,仅有680余人。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钻木取火,刻木记事,传说中的原始生活,就发生在他们身上。当地人称呼他们为“岔满”或“插满”,用汉语表达,即是“生活在高山上、没有名字的人。”

  他们之所以神秘,还因为他们散居于中越边境地区中国境内的高山密林之中,过着游居游耕的生活。杨六金研究发现,他们或许是中国古代“百濮”族群的后裔,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一支。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动员他们出林定居定耕。之后,他们长期居住在高山林边,却依然保留原始的生活方式。

  2009年,莽人归族为布朗族。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与杨六金有关。

  时间交汇于1986年至1988年,杨六金来到中央民族学院深造,期间,他撰写了一篇《彝族尼苏人的葬礼》的文章,发表于《日本生活文化史》上。日本生活文化史学会会长、著名人类学家鸟越宪三郎博士对此文颇为赞赏。此后,鸟越宪三郎每次到中国访问,都要带上杨六金。杨六金在跟随鸟越宪三郎的调查中,获益甚广。

  1988年,杨六金结束学业,回到红河州民族研究所。他最急切想做的一件事是,选择一个人们尚未关注和鲜为人知的民族学方面的课题进行研究。

  一次,他到金平县做社会调查,该县一位领导告诉他,金平县境内有一个小族群,居住在中越边境地区的深山密林中。非常偏远,人们的生活还保留着很多远古痕迹。“听了介绍,我大吃一惊,尔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勐拉街步行两天到南科新寨,对莽人族群作了初步调查。一走近他们,就被这个小族群所吸收,开始了对莽人社会历史的调查研究。”杨六金操着浓重彝语音调的普通话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0-08-06 04:34:46

上一条: ·[郑杭生]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社会学贡献的再认识
下一条: ·由天津民俗“活字典”张仲说起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征稿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