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刘铁梁:北京建城传说
——刘伯温造八臂哪吒城?苦海幽州?
  作者:刘铁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9 | 点击数:17596
 


  演讲时间:2009年12月5日
  地点:首都图书馆首图讲堂
  主办单位:首都图书馆

  【演讲者简介】刘铁梁,现任北师大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出版《中外民俗学词典》、《中国各民族神话》等多部著作。民俗学学科的创建与实践,获教育部2001年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北京的传说跟这个城市的历史密切相关,有一类传说特别有代表性,我认为可以称它们为“北京建城的传说”。而且这些故事有个特点,就是它们前后衔接,可以说就构成了一部完整的长篇叙事或者就可以称之为“北京城市的史诗”。

  这一系列的建城传说,在元代就有了雏形。元代有关于一位协助忽必烈建北京城的一个名人——刘秉忠。根据文献,在元代的时候,就有了所谓“刘秉忠建八臂哪吒城”的这样的传说。但是这样的传说,后来在明代以后,把刘秉忠这个人就换成了刘伯温,就说“刘伯温造八臂哪吒城”。

  建北京城的三个著名传说

  刘伯温造八臂哪吒城;高亮赶水;沈万三跺脚挖银

  "刘伯温造八臂哪吒城"的故事,也就是我们大家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是我这里列的这几条:

  永乐皇帝朱棣决定建造北京城,他命工部人员来执行。众官员都非常恐慌,不敢领下这个圣旨,说他们不能够降服苦海幽州底下的孽龙,因为这块地方不像一般的地方,是一片苦海幽州,有孽龙作怪。

  大军师刘伯温和二军师姚广孝自告奋勇,联手担当起建城之责。这里俩人还有点争风吃醋,最后俩人都领命了。两位军师协议,一个去东边,一个去西边,各想主意。十天以后再背对背绘出建城的图画,这俩人要比一比,看谁的主意先拿出来。

  就在两个人在难定主意,不知道怎么设计北京城市之时,他们分别都遇见了一个穿红袄的小孩,而且还听见有人说一句话,其实就是那个小孩说的话"照着我画。"哦,他们知道了,他就是哪吒,决定按他的身形绘出建城的图画。

  最后一个情节就是十天以后,这二位军士就背对背地画出了同样的一个图画,都是这八臂哪吒城。

  我们只是想说这个故事,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大家看这个图。

  曾看过一幅以北京城为背景的八臂哪吒画。所谓哪吒城主要是指咱们这个城门,城门有多少,就是他有多少个臂膀。我觉得这个传说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观念,就是我们北京人并不封闭,我们的城市是朝向四面八方。

  再有一个,就是说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所谓照着哪吒画出的这个城,就是城墙西北角,城墙西北缺的那一角,大家看西北那方向缺了一角。那个地方就是从积水潭到西直门这块,那么被解释成是哪吒那个披肩,在画哪吒的时候,哪吒那时候正好他肩上的披肩被风吹,吹了一下,所以就缺了一角。

  另外就是想象皇城,中间那皇城就是哪吒的内脏,那些大道,还有那些胡同就是大小的肋骨。

  在首都机场原来一号楼里边有一个哪吒的壁画,此壁画搁在首都机场里边那特别合适,是藏在北京的大门,咱们是哪吒城。

  第二个故事就是高亮赶水。

  这个高亮赶水的情节大体是这样的:元朝皇帝住在苦海幽州府,燕王扫北以后,这幽州府没了,就剩下一片苦海了。刘伯温要建北京城,那么就要制服盘踞在这里边的老龙王和老龙母。他们一看朱棣修北京的决心越来越大,刘伯温的主意也越来越坚定,便决定来捣乱,他们化成了一对老夫妇,用两只水篓装起全城的井水,推车带走。

  刘伯温就选山东大汉高亮去追水,并告诉他,在捅破水篓后,赶紧往回跑,不可回头。高亮骑了马,出了西直门,追上了龙王、龙母,捅破了一只水篓,高亮就往回跑,可是他没完全记住刘伯温告诉他的话,回头看了一下,结果被浪头卷走。

  高亮被水卷走的地方,就是高亮桥。现在按谐音叫"高粱桥"。可惜,他捅破的水篓装的不是那个甜水,是咸水。另一只装甜水的水篓被龙王就带到了玉泉山,所以咱们喝水老爱玉泉山的水。咱们城里边的水井不是甜水井。

  这个故事很独特。在全国各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发现还有赶水的传说。要么是求雨的传说,要么就是排涝的传说。

  高亮赶水以后,水是回来了,但是那龙王它还不老实,后来刘伯温就把这个龙王给捉住了,把它放到井里边,把它困起来,免得它再出来作乱。在北新桥十字路口东北角那儿,过去有一个精忠庙,在精忠庙的庙里头有一口井,这口井在岳王的神像的屁股底下坐着。龙王说:"你什么时候让我出来啊?"刘伯温说:"你要出来也行,什么时候北新桥不叫北新桥了,叫北旧桥了,你就可以出来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03日 10:0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讲座]雅卡马印第安人的口头传统及其在促进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中国社科院11月6日下午)
下一条: ·刘斯奋:广东音乐与岭南文化:杂交文化是其母体
   相关链接
·[朱林]时间的空间化:民间传说的地方性再认识·[朱家钰]新媒介中泰山传说的创编与讲述
·[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
·[张勃]北京春节的传承与变迁·[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
·[魏鹏翔]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西南芦笙民间传说研究·[王子尧]北京中轴线民间叙事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路径研究
·[王子蔚]水患、信仰与民俗:永定河三家店村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建构·[商梦圆]民间传说从通行叙事到地方叙事的流动机制
·[刘樱紫]民间传说的地方化路径探究·[贾怡文]社区的联结与延续:老北京叫卖表演的文化认同
·[高艳芳]文旅融合背景下民间传说功能转向的表现、动因与路径·[冯佳澜]秦始皇赶山鞭传说的空间诗学:基于地方性叙事理论视角下的赶山鞭传说
·[翟笑轩]自然景观与民间传说的动态共生·“仪式文艺的文本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民间文学前沿研究讲演录》新书发布会举行
·“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