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刘铁梁:北京建城传说
——刘伯温造八臂哪吒城?苦海幽州?
  作者:刘铁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9 | 点击数:14656
 

  最后我就简单地说一点北京建城传说的当代文化价值

  北京建城传说虽然是我们在学术上的一个命名,老百姓也不这样称呼,但是我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老百姓,特别是北京的老北京人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这些东西也当成一种文化来去加以研究和讨论呢?因为它具有当代的文化价值。

  第一,我觉得我们这种传说要和我们今天的北京的整体城市人的荣耀感、文化认同感和社会亲和感,我们感觉是有紧密地联系。我们"人文北京",我们的"绿色北京",我们的"科技北京",归根结底要靠我们在人文上要有一个团结的、和谐的一个社会的凝聚力,才能建好我们未来的北京。如果只注意我们在经济上的一种实力或者说我们科技上的一种实力,我们忘记了北京人特有的一种历史荣耀感和文化认同感,还有社会亲和感,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动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认为我们重视这类大家人口皆碑的这些个地方性的北京建城传说,是因为它里边包含着北京人关于水环境的意识。重视水环境,重视人与环境的谐和,这样的观念,应该是被我们常讲常新的。

  第三点,我们觉得北京人有一种文化开放的心态,还有我们北京人的一种责任感,就是说我们作为一个全国的首都的一个市民,我们有责任要担起全国的文化的提高或者说文明建设的一个先锋队的作用。那么现在是我们有时候北京人习惯了,觉得自己在这里生活比较优越,我们不要忘记北京是全国人民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北京。

  传说里边体现出的沈万三的那个传说,其实就吐露出是由各地的一些支援才使你北京建立起来的。我还记得我们在困难时期,我说各位年龄有比我长的,有一些应该是我的长辈了,大家还都记得,我们那个时候在困难时期,我们在朝阳门菜市场排队买年货,买鱼、买鸡,那都是全国各地运来的。当然了我们有时候也看到全国各地的,包括我们自己的家人在外地工作的,我们也会买一些北京能买到的,我们让他们再坐火车带回去。如果北京人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说我们永远要知道这样一个辉煌的北京,它不光是北京人建设起来的,它是举国家之力,举全国之力建设起来的。因为朱棣这个人物,他的符号是一个古代国家的象征,而建设起来的又是国家的一个京城。

  因此我们有责任建设好北京,同时有责任让北京为全国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第三点,我们要有文化开放的心态。所以如果经常想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会把自己的举止文明,对自己的举止文明的要求就会更高一些。(来源:北京青年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03日 10:0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讲座]雅卡马印第安人的口头传统及其在促进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中国社科院11月6日下午)
下一条: ·刘斯奋:广东音乐与岭南文化:杂交文化是其母体
   相关链接
·[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