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居素甫·玛玛依:国宝级的“玛纳斯奇”
  作者:记者 王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5 | 点击数:13313
 

 

“活着的荷马”居素甫·玛玛依     (资料图片)


  冬日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阳光依然那么灿烂,白雪早已厚厚地覆盖了草原,托什干河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四处都是静悄悄的,只有不时飞过的几只小鸟,带来些许啁鸣。

  在这个祖国最西部的小县城里,居住着一位国宝级的大师。他就是已年过九旬、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完整演唱八部《玛纳斯》、被人誉为“活着的荷马”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

  这位15岁就能完整演唱八部《玛纳斯》,40岁才正式在公众场合演唱的传奇人物,他演唱的《玛纳斯》达23万多行,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英雄史诗,比荷马唱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长14倍。他演唱的《玛纳斯》印成一本32开的书后,厚度竟然有50厘米。而他自己说,他演唱《玛纳斯》的本领居然是一次梦所授予的。

《玛纳斯》的由来

  凡有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方,就会流传着《玛纳斯》的演唱会。作为我国最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已成为柯尔克孜族文化的辉煌结晶。《玛纳斯》就像一轮明月,辉映着柯尔克孜人头顶的夜空,清晰地映现出他们的前世今生。

  《玛纳斯》研究室主任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介绍说,如果说其他民族都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用书面文字、雕刻、建筑、戏剧、美术作品等形式保存下来的话,柯尔克孜族则将自己全部的内心世界,民族的荣辱、抗争和追求用口头史诗的形式反映了出来。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绚丽多姿,史诗、叙事诗浩如烟海,可称得上是用诗撰写历史的民族。

  中国记录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材料共8部,23万多行。《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的主人公并非一人,而是一家子孙八代人。整部史诗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之名得名。

  《玛纳斯》第1部长达73000多行,故事情节最为曲折动人,也流传最广。它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传说和玛纳斯家族的先世唱起,一直唱完玛纳斯领导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和契丹人黑暗统治的战斗一生。玛纳斯诞生前,统治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卡勒玛克汗王由占卜者处获悉,柯尔克孜族人民中将要降生一个力大无比﹑长大后要推翻卡勒玛克人统治的英雄玛纳斯。卡勒玛克汗王遂派人四处查找,并把所有怀孕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一一剖腹查看,以便杀死即将诞生的玛纳斯。但在机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保护下,玛纳斯终于在阿尔泰的布鲁勒套卡依平安降生。目睹人民的苦难生活,玛纳斯从小就对外来掠夺者充满了仇恨,他立志要为本民族报仇雪耻。玛纳斯还在幼年时,已成长为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他同情贫穷的人民,把自己家的财产分赠他们;他参加劳动,在炎热的吐鲁番耕种庄稼。他长大后敬重长者,信任贤能,团结了四面八方的勇士,统一了被分散的柯尔克孜各部落,联合邻近被压迫的民族,南征北战,使各族人民过上了欢乐富裕的生活。他被拥戴为汗王,成为当时被卡勒玛克奴役的各族人民公认的领袖。后来,他不听贤慧的助手──爱妻卡尼凯依的劝告,带著40位勇士和大队兵马,向契丹人的京城发起远征。玛纳斯在这次远征中身负重伤,回到塔拉斯后逝世,柯尔克孜族人民重新陷于灾难之中。

  《玛纳斯》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特克斯草原等柯尔克孜人聚居区,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北部地区也有《玛纳斯》流传。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0-02-05 08:4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格萨尔掘藏师土登达杰
下一条: ·[曹保明]“金牌故事家”黄龟渊
   相关链接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宋嘉琪]坚守本真和顺时而变: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双重选择
·[曾榆净 梁莉莉]“看见”多重行动逻辑下的女性传承人·[艾晶]优势视角下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发展路径研究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线探幽:以三个家族为例·[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