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机构专业委员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

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研会召开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7-12-24 | 点击数:7929
 


  12月10日,全国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年春、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李林、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美国民俗学会主席比尔·艾维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马敏、副校长黄永林等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同时出席的还有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全国各高校代表和华中师范大学相关部门和院系的负责人。

  开幕式上,校长马敏代表华师向与会的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在介绍完华中师范大学在民间文学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后,马敏表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已经成为政府、学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华师作为百年学府,在民间文学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厚的宝贵经验。对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源和优势。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叶涛在开幕式上宣读了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文件。该委员会是中国民俗学会的下属专业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任第一任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对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他指出,民俗教育并不只局限于校园,更是社会教育的问题。他说:民俗作为人民生活实践的产物。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一直作为民俗教育与传承的主要方式而倍受重视。但是“以口传心授作为老百姓生活中的、系统的传授与教育,却往往被忽视。”刘魁立认为,民俗教育最初来源于社会,现在教育应当反哺社会,“让真正的民间文化的主体了解自身”。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李林对华中师范大学长期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表示感谢。他认为在地方保护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专业知识与专业人才的缺乏,保护理念上的错误等,并希望通过研讨会的召开,为湖北省的民俗文化研究有所推动。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郑年春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对于研讨会的召开与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郑年春说,全球化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机遇,同时,我国的相关工作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希望高校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本次研讨会将持续三天时间。与会代表将就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经验交流与人才的培养,讨论拟向教育部提交关于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的建议,讨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民间文学教程》编写计划,讨论《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编纂工作等议题进行探讨。(稿件来源:华中师范大学 )
 

  文章来源: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2007-12-16 13:36:00

上一条: ·德育要亲切 不妨以民俗为载体
下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相关链接
·[于敏]万玛才旦文学创作对民间文学的编译、化用与拓展·[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专题║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笔谈
·[康丽]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