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富育光]满族灵禽崇拜祭俗与神话探考
  作者:富育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10 | 点击数:18904
 
萨满教的世界观认为,宇宙高天分为九层。下三层为地神与魔鬼所居;中三层为人类及其他弱小精灵所居;上三层像世间一样有高山峭壁,峭壁上有一个挨一个的山洞,即为各种神祇幽居的金楼神堂。宇宙自然大神、动植物大神、祖先英雄神都住在这里。按萨满教神谕传讲,各姓祭祀时由萨满鼓声迎请,众神祇便借天上的七星光亮降临世间。在原始人的想象中,据于浩渺宇宙中的尊严神楼,地上的人类是没有能力登谒的。惟独鸟类,有优越的双翼,有无与伦比的凌空本性,所以,在萨满教意识中便被赋予了超凡的神秘性,认为它们是天的信使、神的化身或某种精灵,可以无拘无束地随意升降于天与地、人与神之间。正因如此,在百灵中奉鸟类于最显赫的地位。鸟神,在萨满神谕中被尊奉为多重神性的神祇。它们往往既有自然大神所特有的火、光、风、雷、雨、雹等神威,又有兽类神祇所具有的叱咤山岳、勇悍无敌的神姿,同时又有鸟类特有的迅捷、畅游的特性。因此,在满族各姓早期的野神祭祀时的跳神仪式中,萨满迎请鸟神降临,模拟鸟类飞腾时的各种体态,气氛最为隆重、火热、虔诚、动人。
早期的满族萨满鸟神祭祀,所祭鸟神不仅是乌鸦、喜鹊或一般鸟类,而且原始初民祭祀时期,与北方渔猎生产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水禽类,显示了满族先民最早是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水滨,“由于自然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随着宗教向前发展,这种神愈来愈具有了超自然的形象”[③]。每逢祭祀,萨满在佯称鸟神附体的昏迷状态中,表演鸟技。当水鸟神祇如天鹅、白水鸟、水鸬鹚等鸟神到来时,萨满跳鸟舞,走鸟步,腰铃神鼓震响,神帽上的铜雀和长飘带绕头飞旋,象征着神鸟在飞翔,忽而展翅旋转,忽而潜水追鱼,忽而凌空御风,众侍神人(扎里)击鼓助唱,伴舞相和。这种庄重、古朴、热烈的祭神歌舞,并不仅仅是一般的模拟禽鸟的姿式动态,而且有更深的意味,它往往表现所供祀的鸟神的非凡来历和伟大职能。例如,满族一些姓氏供奉白鸟神,满语称“珊延木克嘎斯哈”,实际是“白水鸟”神,司管洪水。它降临后,萨满像变魔法似的,在夜室中搅动水槽盆,能变出河卵石落满炕上,传说是白水鸟神衔石而降。白鸟神为什么要衔来这些石头呢?萨满在吟唱神歌中传讲,白水鸟是白姑娘变的。很古很古的时候,遍地洪涛怒浪,有个女萨满好善助人,给族中长幼捉鱼充饥。她水性好,能潜游百里,一次误认水中白石为鱼,撞岩而死,死后化为白羽神鸟。神鸟是女萨满的化身,有吞水搬石的神力,啼叫声能预报阴晴洪涝。
经过又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陆地的鸟类才逐步进到满族先民萨满教的祭坛上,成为地位显赫的神祇。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满族先民各个部落不单聚居在水滨,他们已遍及白山黑水,生活环境的不同,各部落、氏族所祭祀的具体对象亦不相同。有“窝稽嘎斯哈” (林鸟神)、“阿林嘎斯哈”(山鸟神)、“伐兰嘎斯哈”(阔野鸟神)等,统称鸠神,掌管山林旷野诸事顺绥和传报福祸信息。若祭祀时鸠神降临,萨满能攀上高枝,在树尖腾越作舞,身轻如燕,落地无声,并能用口叼出插入地下三尺深的细木桩九根,口咬住石头甩头击灭竿顶红烛。萨满对水鸟和陆地羽禽生活特征的模仿,逼真生动,并予以神奇化、艺术化。萨满祭的各类鸟神表演,实际上是原始初民对鸟的赞美,更是对鸟类驭水、潜水,治水技能的仿学,表现了满族先民祖先对征服水患、驾驭江河顽强意志和对于鸟类奇能的赞慕与膜拜。因而说鸟神祭的宗教基调是乐观的,向上的,活泼的。
在萨满教鸟神祭礼中,鹰神与雕神祭礼是鸟神祭的核心与高潮。满语称“达拉加浑”、“达拉代敏”,即“首鹰”、“首雕”之意,表示是众动物神之首神。崇信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满族以外的北方诸少数民族,也都崇拜鹰神与雕神,证明信仰鹰神、雕神的观念相当古远了。鹰神、雕神与水鸟类众神,在萨满教中一个司火,一个司水,各为火与水的信使。鹰神,是光与热的象征。在萨满神谕中,唱赞鹰神有“遮云盖地的金翅膀,怀抱两个银爪子,白天背着日头来,晚上驮着日头走”,是人世间光明与黑暗的支配者。同时,鹰神与雕神又是力量与威武的象征,雕神为最凶猛的宇宙大神。当鹰神类降临神堂,萨满立刻显示神鹰入世神态,飞翔、展翅、理毛、抖擞、吞肝……,模拟作舞,俨然真鹰降世。鹰神祝赞神谕,富有朴实的文学性:
 
啫,啫,从天飞降
像风雷电闪,
啫,从山飞下像金光照眼,
啫,左翅膀扇开遮住太阳,
啫,右翅膀扇开挡住月亮,
你前爪尖搭在松阿里乌拉,
你后爪尖钩在东海巴卡锦霍落…… 
 
这段神词是《乌布西奔妈妈》史诗中侍神人扎里的赞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富育光]浅析曹雪芹笔下清代祭礼与贡俗
下一条: ·[陈亚颦 余明九]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隐喻
   相关链接
·[詹娜]当代故事家的讲述实践与逻辑探析·[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吴裕成]朱衣神述略·[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赖婷]神圣与凡俗:福州猴神信仰的多元面向·[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赵伟翔]医巫闾山满族剪纸生产性保护现状研究·[施立学 李丹]乌拉街满族文化视域下的东北乡村振兴
·[李婷宜]葫芦与花篮:韩湘子宝卷中的“法宝”意象探赜·[鞠荣坤]早期信仰实践中的动物崇拜
·[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楚天佑]中国民俗舞蹈中的男根崇拜及其寓意解析
·[刘宗迪 郭佳]南极仙翁:寿星崇拜的缘起·[乔楠]《金枝》视角下的“重阳节与数字崇拜”
·[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王志胜]神性的石头——另一种土地神崇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