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广东已知最古龙船埋在番禺
  作者:李培 通讯员 陈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7-22 | 点击数:7538
 


  番禺等地的龙舟有一种要求划手单腿跪着划。

  

  番禺区石楼镇龙舟的龙头。

  广东人有句俗语:“龙船划的快,今年好世界!”赛龙舟作为岭南水乡的最生动显影,曾经被记录在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广东音乐《赛龙夺锦》中(清末音乐家何柳堂作),曲子的音符打破了广东音乐一贯轻盈灵动的节奏,间中加入了阵阵鼓点。今天是端午节,岭南水乡幽绿的溪涌河道上,除了广东龙舟,还将迎来一批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特色龙舟——贵州的苗族独木龙舟、广西坛洛壮族龙舟,以及来自湖南、湖北、福建等地的共15支龙舟队伍,今天将在番禺“竞渡”,开创国内龙舟展演跨省域范围最广的首例。

  今天,“我们的节日”——中国首届龙舟文化节在番禺举行。昨晚,各地龙船经过长途跋涉运到了番禺,贵州的苗族独木龙舟让现场所有人叹服:龙头有两只像牛角一样的大角,龙头和龙颈用一根七尺长的水曲柳木雕塑而成,上涂金、银、红、绿、白各色彩色,鳞片熠熠闪光,双目炯炯有神,充满着少数民族特色。

  本次展演最“老”的龙舟之一要数广州车陂村的“东坡号”,据苏轼第二十四传裔孙、77岁的苏进泉老先生介绍,苏轼后裔的东坡号龙船于1866年建造,经历143年后,其木质仍坚如钢铁,尚未变质。本次参赛的“东坡号”将焕然一新,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设计主题重新亮相。

  流传数千年的龙舟文化,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岭南龙舟文化又有怎样的传奇故事?昨天,记者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以及番禺当地民俗学家屈九等。

  清初大龙舟等待重新发掘

  “端午节扒龙舟最初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岭南水乡几千年前就有扒龙舟的习俗了。”民俗学家屈九说,扒龙舟的习俗在广东远远早于祭祀屈原的历史。

  “端午节应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龙族团的一个节日。”叶春生教授说,这可以在闻一多《神话与诗》中的“端午考”中找到。“古越人以舟楫为家,为避免海上蛟龙的侵害,人们喜欢将船制成龙的式样。而龙,是越人即我们岭南人的祖先崇拜的图腾,所以,赛龙舟风俗可追溯到古越时代,是古时南越人举行的图腾祭节日之一。”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说,扒龙舟很早之前就成为了广东民间最盛大的民俗节日,早于从北方流传过来的吃粽子。

  屈九是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的后人,他告诉记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曾详细描述了两条颇为“传奇”的番禺龙舟,揭开了番禺与龙舟文化息息相关的历史。

  “在屈大均的老家番禺化龙镇沙亭村的马腰岗,张之洞修建的炮台旁,曾有一片低洼的河滩形成了天然的‘龙船床’,番禺沙田村从明末就开始在那里制作龙舟。”屈九说,最早全村人花几个月制成的一条龙舟没有胡须,是一条“母龙舟”,留在了番禺沙亭村,之后制作出来的数十条龙舟送到了现在广州的新滘、瀛洲村等地,被称为“龙舟仔”。

  除了“母龙舟”,《广东新语》里记载的另外一只番禺龙舟是番禺钟村镇大洲村的一条清初龙船。昨天,记者采访了当年负责发掘这艘龙船的广州考古学家黄淼章,他1977年在大洲村的水田里带队发掘了这条古船,船舱内还发掘出铜器镜、簪、耳勺及“康熙通宝”铜钱;以及明末清初的陶器罐、碗等。黄淼章回忆说:“大洲龙船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古船,船体全长43.6米,宽4米,从出土的古船结构分析,该船原来是有三层楼阁的,甚至古代有人曾经在上面表演杂技、歌舞。”

  “发掘出来的大洲龙船船体部分朽烂,考古专家就将它回埋在稻田里,今天好像被一条后修的高速公路‘覆盖’。”屈九说,这条或许是目前所知的广州最古老的龙舟,正在等待着被重新发掘出来。黄淼章告诉记者,大洲龙船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村民中流传。“当地村民至今还流传一句俗语‘大洲龙船唔入滘’,原本形容大洲龙船的巨大,进不了小涌小滘,只能在宽阔的珠江上巡游,粤语‘唔入滘’谐音‘不入教’,所以在大洲村,凡是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就会被父母比为‘大洲龙船’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09-05-28 10:04:5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法国人拍百年前云南风貌
下一条: ·亲历者忆马王堆发掘
   相关链接
·[施爱东]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
·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王维娜]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 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
·[于平 张月龙]“岭南文化”语境中大型舞剧的文化想象·[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
·[余文星]中国非遗与文化外交的关系研究·[彭伟文]“都鄙一体”的广东社会
·[关溪莹 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关溪莹]广东省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文化生态研究
·[刘晓春]“约纵连衡”与“庆叙亲谊”·[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
·专访广东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广东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
·沉痛悼念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刘志文先生·佛山秋色民俗活动举办
·广东将办戏曲喜剧特邀展·[李婉薇]追寻民俗印记:论戴望舒的广东俗语及小说戏曲研究
·粤港民间组织的非遗保护实践·广东江门:“仓东计划”唤醒古村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